第四百九十三章 我一人一个官邸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么不见了?”
    “我拿去家里了,让你皇姐帮忙。”张阳脱下官帽解释着。
    高阳和东阳两个小丫头还坐在一旁,双手捧着蛋糕小口小口地吃着,像极了松鼠。
    贞观九年到了七月,科举刚结束不久。
    经过朝中核算,各地的官员补充依旧不够。
    尤其是地方上,各地的老士族老乡绅的话语权太大。
    想要打破这个情况,朝中就必须培养出更多的年轻有冲劲的官吏。
    在长孙无忌的主持下,一批批新封的年轻官吏离开,长安城他们要前往朔方,蜀道,江南,潼关,范阳……
    李世民不希望世家的势力越来越大。
    如果不趁着当下打压这些大族,往后让门阀恢复了元气,想要对付他们便更难。
    长孙无忌也一直用着自己的方式,来消磨世家的力量。
    这种方式相对温和,倒是惹得魏征诸多不满,就怕这些年轻官吏也成了世家的附庸。
    对付士族当用雷霆手段。
    说到底魏征这老人家还是很刚的。
    朝中再次张贴了告示,明年五月再开科举。
    接连两年的科举,朝中给了天下一个决心,科举并不是陛下偶尔举办的恩赐,而是每年都要进行的大事。
    裴行俭这些天跟着张大象处理眼前的各项要务,除了见不到礼部的上官,也就是尚书张阳,要处理这里的众多事务,对他来说并不难。
    有了狄知逊和裴行俭这两个得力助手,张大象压力减轻不少。
    而薛仁贵也带着柳氏来了长安城。
    期间遇到一些波折,尤其是柳员外不甘心,联合地方官府阻挠。
    外交院行事向来强硬,与之发生了冲突。
    要说读书写文章,薛仁贵不擅长,但打起架来这个家伙倒是以一当十。
    面对近百个地方官兵,愣是给对方打怕了。
    这件事最终是河东裴氏出面,这才将这件事谈妥,而薛仁贵也成功娶到了柳氏。
    人带到长安城之后,薛仁贵的本事在外交院传开,许敬宗大手一挥,将整个外交院的护卫总领都交给了薛仁贵。
    虽说没有朝中正式的官职,至少在长安城也有个体面的职位。
    一直到了七月,皇宫中。
    李世民悠哉的喝着茶水,他发现把朝中的财权交到张阳手里,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立政殿内空荡荡,这些孩子都去尚书省帮张阳整理账册了。
    “这个张阳也真是胡闹,怎么能让孩子们整理账册。”李世民吹拂着茶水上的茶叶,“若是出了什么差错,到时满朝的文臣武将都要朕处置这个小子,最后他还不是求着要朕放过他。”
    嘴角飘过一抹笑意,想着那个场面一时间没忍住,又笑出了声。
    “孩子们又长高了,都已经入夏了,衣衫又要再重新做。”长孙皇后苦恼地整理着一些绸缎,“丽质穿不下的衣服可以高阳和东阳穿,就算是这么轮着穿,衣服也还是不够。”
    皇后自己都没有几身衣服可以换,在立政殿都是皇子和公主们的衣服。
    在陛下的身边坐下,长孙皇后低声言语道:“也不知道青雀和父皇在骊山如何了。”
    想来今年避暑的地方还没定下,李世民低声道:“张阳说得也没错,朕不能再这般铺张浪费了,今年就去骊山避暑。”
    作为陛下的妻子,也是皇后,心中明白仁寿宫改为九成宫,也已经修缮好了。
    那座行宫就在天台山,也一直没有去住过。
    陛下心中一直都惦念着。
    尚书省内,主要的承重房梁柱子不动,要修缮起来也容易,李安俨离开的时候还把正堂前的院子也打扫干净,杂草都给清理干净了。
    张阳看着表格上的数字,眉头紧锁,自贞观元年到现在的账目有了眉目,亏损和支出情况都写在表格中。
    李丽质仔细写着账目,终于把最后一册的账目整理完,她放松着手腕,“姐夫都写好了。”
    张阳打开确认了一遍,“带着弟弟妹妹去休息吧,等宫里的冰块可以取出去,我给你们做冰沙吃。”
    看着已经睡得东倒西歪的弟弟妹妹们,李丽质将他们叫醒领走。
    六百册卷宗,经过半个月的整理汇总到了自己手里就有这么厚厚一册。
    这就是眼下朝堂的经济情况。
    张阳将地上的账册都整理好,放在书架上。
    尚书省空荡荡,独自站在正堂,听着自己的呼吸声走出门,关上厚重的大门。
    院子里还有一些李安俨留下来的石料和木材,张阳捡着地上零碎的石料和木料,再扫一遍地。
    正是众多官吏下差的时候,魏征路过尚书省正好看到这副景象,张阳一个人扫地,整理着这个废弃已久的官邸。
    他还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后襟因为汗水已经湿了一片,后背湿漉漉一大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