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宁静的冬季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子与太子妃的关心,至于龙首原要修建皇宫的事情,李玥也告诫了太子妃,如无必要莫要参与。
    如无必要莫要干政,太子忧心国事理所当然,骊山终归也是皇家外戚,外戚干政实为大忌。
    写完上半段,李玥又觉得夫君的言辞太过严厉,便接过笔也在后方又写了几段话,表达骊山的慰问,并且嘱咐婶婶带一些红糖送去宫里。
    家里的红糖本就不多了,自从李泰停止制白糖之后,红糖的制造也停下了。
    如今家里用的也都是存货。
    半月之后,关中又开始下雪了,早晨天还未完全亮堂,弟弟妹妹都还睡着。
    屋前华清池边,只有自己的一个人,张阳深吸一口冷空气,看着这场大雪落下。
    伸手接住几片落下的雪花,片刻后从长安城采买家里所需的事物的杨婶回来了,她低声道:“今天朝中有不少官吏被罢免了,其中就有崔仁师。”
    之后杨婶讲述着崔仁师的出身,他本就是崔氏大族出身。
    张阳低下身,沉默地看着华清池池水倒影下的漫天厚重乌云。
    起初高士廉离开朝堂,李靖大胜而归,李世民也彻底在朝中站稳了脚跟。
    之后这位皇帝开始肃清朝堂。
    算起来这是自那次以来,李世民第三次肃清朝堂了。
    空气很冷也很安静,今天的风并不大,雪花也落得很平静。
    张阳苦涩一笑,讽刺的是皇帝完全可以利用他的荒唐想法来达成目的。
    李世民真的想要在这个关头修建大明宫吗?
    他当真四十岁了就开始昏庸了吗?
    这些都不见得,从一开始传出这些话时就觉得奇怪,以自己对这位天可汗了解,他不会无的放矢,也不会轻易说要修建大明宫。
    这就像是皇帝下了一个套,而这个套就是让某些有心之人钻进去。
    历史上的一场场戏,总是围绕着权力与利益。
    张阳亲身经历着这一幕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浩瀚辉煌的大明宫不是贞观年间落成的。
    李世民也从未踏足过大明宫,也从未在大明宫中停留过哪怕一天或几个时辰。
    讽刺的是,天可汗可以借用这件事来铲除朝中的老派势力,并且事后只要说朕一时糊涂,想要将崔仁师等人请回来。
    但崔仁师他们得知有此结果,他们还会回来吗?
    这些活得成了人精的老家伙,根本不会拉长着脸重新回到朝堂,走了就是走了。
    他们因为劝谏天可汗而离开朝堂还能得个好名声。
    当众人都在劝谏一件事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当一些该入网的鱼进场,李世民就该收手了。
    皇帝也会犯错,李世民也会糊涂,事后皇帝承认错误听从了劝谏之后改回来就行了。
    至于那些因为劝谏而被剥去官衣的老臣,李世民也会放下身段派人请回来,就说是他一时太过恼怒。
    皇帝的一切错误都是情有可原的,何况只是修建大明宫这么小的一件事。
    还有一些武德朝的外戚与宗室中的王亲也被发放了出去,其中包括郐王李元裕,在这贞观十一年的最后几天,被发往了梁洲。
    道王李元庆被发往赵州。
    正值年关赶来朝贺的郑王李元懿,也被发往河中潞州。
    李道宗刚被封了江夏郡王不久,就因为这两天被告发贪赃,也就在这天被陛下叫去宗庙反省,至今还未有发落。
    ……
    如此一来李世民借此事不仅肃清了朝中一些老臣,还将宗室外戚也整顿了一番。
    张阳轻蔑一笑,这皇帝终究是皇帝,在集权与整顿外戚宗室这一块颇有手段。
    深吸一口气冷空气,以前的李世民多疑自负,现在年过四十的皇帝心思深重,越发地老练,越发会使用权术。
    皇帝与臣子的博弈向来是很有趣的。
    以至于这天的早朝上,长孙无忌都没有反驳礼部的意见。
    这一次以张大安为首,与李义府还有李崇义,张大素等人制定了治理高句丽的之策终于落定了章程。
    皇帝的这一番震慑,也惊住了长孙无忌。
    张阳喝下一口热茶,不由觉得好笑。
    小清清昨天夜里才回家,李玥领着睡眼惺忪的女儿从房间里出来,不满道:“皇爷爷就宠着你吧,早晚把你宠坏了。”
    李渊对自家的女儿太过疼爱,也难怪李渊年纪大了,很是疼爱这个曾外孙女。
    今天的天气乌云沉重,大雪就这么下着,夫妻俩围着骊山山腰的小道上跑步。
    除了弟弟妹妹要晨练,夫妻俩也要跑步。
    从小到大喝着汤药的媳妇,她对身体健康很是看重,锻炼是必不可少的。
    只是跑了一里地,她便跑不动了,扶着一棵树擦了擦额头的细汗,听杨婶讲述了长安城发生了的事情,她平顺呼吸之后,言道:“如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