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县侯的退休生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余忙忙太府寺的事情。
    等女儿半个时辰的书法课结束了,也到了回家用午饭的时辰了,下午的时间都是她自己的,女儿还小,不用给她太大的压力。
    张阳将手里的烤肉串递给她,“这是你的魏王舅舅送来的。”
    小清清欣喜地接过羊肉串,在嘴里嚼着。
    张阳低声道:“吃完再回山上。”
    小清清不住点头,三两口就将这串羊肉吃完。
    只给她留了一串,留些肚子回家用饭。
    她很机灵地将嘴擦拭干净,让小熊带着她上山。
    此刻山上,小武和小慧,还有李丽质还在练着骑射。
    听杨婶说到了她们拉弓时手臂没有这么大的力气,限制了准度与射程。
    张阳想到了大唐弓箭如今的构造,用罢午饭之后,打量着她们练习骑射之时的弓箭。
    尝试着将弓箭拉开之后,张阳稍稍点头,心中有改良的方向。
    除了带女儿上学,张阳这些天都在车间里忙活。
    今天是冬至,李玥坐在华清池边等着午时,午时一到便记录下日照角,再根据晚上的星象来推算历法。
    骊山上弟弟妹妹的学业也都交给了小慧与小武,夫妻俩都忙着各自的事情。
    张阳用半个月时间做好了两个轴承,因为制造精度的关系,骊山的轴承样式是根据自己的改善而来。
    内部的滚动元件不是钢珠而是用精铁打磨出来的圆柱,再上一些桐油便可以用起来。
    三个尺寸不一的轴承就是连接蒸汽机与车床的关键。
    其实轴承的铸造并不难,难得飞轮圆环内部的滚动元件打磨出来的圆度。
    “这也是骊山生产的关键吗?”
    张阳点头道:“别看这东西不复杂,为了这元件我费了不少铁料。”
    张阳将这五个大小不一的轴承放在桌案上,看看图纸。
    从一定意义上李泰对传动装置的理解是不错的,但他用的多是直线转动,按照传动原理,随着杠杆的加长后端的受力也就更大。
    杠杆加长了两倍,后端的受力也就增加了两倍的运作效率,如果只是加长杠杆来提高运作效率,根据守恒定律,力不会无缘无故地增加,作用力到了后端车床,所用力的运作半径便减少了一半。
    这与现在自己所用的飞轮车床原理是一样的,每踩踏一次线圈转动一圈,但飞轮就只转了半圈,反复踩踏作用这才让飞轮也转得越快,从而在离心力的惯性下做功达到自己想要的速度,做一些切削打磨的工作。
    当冬至日的又一场大雪飘下的时候,工厂传来了一片欢呼声,蒸汽机连接了车床,整个工厂的半自动机械化迈进了一大步。
    而就在这天,李泰请了阎立本前来观摩。
    身为李泰的岳父,以后也是骊山潜在的合作伙伴,李泰向他解释着工厂用的许多原理。
    阎立本打量着眼前的流水线,人工先将棉线在车床排线上缠绕好,放入车床中,蒸汽机轰鸣着转动着连杆带动着车床转动。
    对这位老工匠来说,他第一次见到这么复杂的流水线,各类铆钉,还有弹簧,更有新做出来的轴承都是他没见过的工艺。
    阎立本找到了这里最年迈的工匠。
    江师傅说道:“骊山的县侯是小张,早在七年前老夫第一次见到他的手艺就发现了端倪,或许其他人有了较高的手艺便会不求上进,小张却一心想要打造出这些。”
    相比听李泰的介绍,阎立本更愿意听这个江师傅的讲述,“这位长辈,恕本官直言,如此流水线造出来的布匹其做工都是一样,违背匠作的主旨。”
    江师傅笑道:“你们这些有才学的人不是常说道不同不相与谋吗?”
    “老头子我没读过什么书,但也知道民众所需,骊山要造的不过是布匹,这些布匹廉价但可以供给千家万户用,老头子还听说军中几次想要求购都被拒绝了,因为骊山的生产力不够。”
    “一人一针可以织出多少布匹?精益求精是匠作的理想,但光是在做工和织造上一味追求手艺高低,而不谋求变通当真是正确的吗?多少年了,自鲁班公输之后,世上难以再见机巧之物。”
    “如果有更多的人愿意购买骊山布,那也是活该张小子富裕,这是世人的选择,不是吗?骊山铸造不是为了取悦帝王,不是为了权贵一己之私,他将一切人力物力都用于骊山的生产,用于民众所需。”
    阎立本皱眉又看了一眼流水线,心中有了万般思绪,有种落寞和无奈。
    骊山的通过给蒸汽机喂煤石,通过蒸汽机运作就可以将这些丝线织成布匹,一卷卷平顺的羊毛布匹就这么做出来了,羊毛布很厚实也很粗糙,但用来取暖也合适。
    不比丝绸那样丝滑,也没有丝绸那样轻薄,厚实的布价格低廉,也能够保暖。
    李泰捧着一卷布笑道:“之前的姐夫设计的流水线就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