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地方兴建开始,一开始不论投入的成本有多大,对骊山来说将来哪怕是一种技术得以攻关,那都是受益无穷的。”
“如果父皇得知了姐夫的真正用心,多半又会说,姐夫多钱善贾。”
阎立本心中决定将县侯真正的想法告知陛下,魏王殿下这么一说,他笑得更惭愧了。
何况魏王还娶了老夫的女儿,阎立本心中更矛盾了,叹道:“老夫到底是该心向骊山,还是要呈报陛下,当初铁路完工时,老夫就该离开这里的。”
李泰又道:“您既可以对陛下忠心,也可以好好为骊山做事,这不矛盾。”
“可……”
李泰又道:“您的外孙一天天在长大,现在会唤您祖父了。”
阎立本一想到孙儿,他脸上的笑容就更多了。
李泰继续道:“不论是父皇,还是对骊山,您老都可以踏实做事,以后对您的孙儿说您是忠臣,也是骊山的得力干将。”
阎立本的眼神豁然开朗,脸上带着笑意。
今年夏季的骊山很清闲。
弟弟妹妹终于从宫中回来了,今天又有三个孩子要进行毕业考试,分别是高阳,东阳与清河三人。
完成考试之后她们要面临一个选择,要不就是像李治那样离开骊山,又或者是在骊山留下来,可以帮助骊山做事。
藏书阁内很安静,三个丫头进行着考试,她们神色凝重地写着每一道题。
李玥看向藏书阁外,夫君每天都会拿出半天来完成中书左丞的工作。
一个时辰过去,三个丫头完成了今天的考试。
李玥与小武还有小慧一起批阅三人的考题。
看高阳,东阳与清河的神色紧张。
李玥阅卷结束了,再看了小武与小慧也是点头。
毕业考试的卷子没有批注,题目对错也不会明说,只要大部分答对就能及格。
“你们三个可以从骊山毕业了。”
三人抱在一起,欣喜得又蹦又跳的。
李玥又道:“现在你们可以考虑是要留在骊山,还是回宫中。”
三人安静下来,东阳先是站出来,“皇姐,我想留在骊山。”
李玥点头道:“你们两个呢?”
清河与高阳一起站出来,“留在骊山。”
“先回一趟宫里,将你们毕业的消息告知父皇母后,给你们两个月的假期做准备,不用这么快下决定,如果真要留在骊山,皇姐给你们安排工作。”
“谢皇姐。”
在面对这么重大的决定的时候,她们的脸上还是难掩兴奋的神色。
家里就剩下李福,李明和小兕子还没有毕业。
李福十二岁,李明十一岁,小兕只有八岁。
看着皇姐们一个个地学业有成,三个孩子的神色很是羡慕。
张阳书写好了今天的奏章,让婶婶送到山下的信箱,揉着自己的眼睛。
感受到一双凉手按在肩膀上,张阳抬眼看去是媳妇的笑脸,“怎么了?今天这么高兴。”
李玥低声道:“东阳和高阳,还有清河都毕业了。”
张阳低声道:“都贞观十五年了,她们在骊山也学了六年了。”
“是呀,不知不觉这么久了。”
张阳感受着媳妇按摩肩膀的力道,笑道:“往后我们家不再收弟子了,等我们的孩子长大了,我们也出去走走。”
李玥回道:“好呀。”
“你是真想出去走走,还是顺着我的心意才这么说的?”
听到夫君的问话,李玥笑着俯下身在他耳边道:“家里这么多事,要是离开个半年数月,这骊山还不得一团乱。”
张阳气馁道:“果然,知道你不愿意出远门。”
“可以去不是太远的地方。”李玥按摩的双手停下,又道:“先去秦岭看看,之后再去河西走廊。”
张阳又道:“之前听稚奴说他要去碎叶城,只是这碎叶城太远了,在西域的边陲,我们家就不去了。”
李玥坐下来,低声道:“宫里送来消息,陛下命人在长安城又建设了学馆,这些学馆由太子主持建设,有人说父皇对文人的越发看重了。”
“嗯,朝中的人才青黄不接,这情况越来越明显了。”
“父皇今年还要命人重修法律。”
“我看到奏章了。”
见夫君心事重重,李玥问道:“夫君在想什么?”
张阳叹道:“我现在最忧心的是中午吃什么?羊肉吃腻了,饺子也吃腻了。”
李玥笑着没有说话。
贞观十五年是对大唐最重要的一年,也是奠定大唐基业最关键的一年。
李世民的皇帝的生涯到了中晚期,现在他是要制定还要许多事宜,吏治,民事,军制,还有律法。
这些事在李世民这个太宗皇帝手中建立完备,之后要交给大唐的下一任皇帝,下下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