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遗产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郑公与房相都年事已高,陛下在这个时候任命的意味很明显,能够接任相位的就是张阳与岑文本两人。
    一开始朝中还以为是杨师道,这两年杨师道做事也是勤勤恳恳,不过看能力与运筹帷幄,眼前两位左丞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张阳看完眼前的几份奏章,“支教用钱第一笔是五千贯,潼关,益州,范阳,清河等地开办官学十五处,共计三万贯?”
    “县侯觉得合适吗?”
    张行成手脚麻利地铺开一张中原地图,并且在地图上标注出来了地点。
    “文本兄,具体用钱不该是这样的。”
    岑文本不解道:“那县侯以为该如何?”
    张阳拿起一份奏章低声道:“按照这份奏章所言,官学从地方选址到开办,兴办,招募夫子,潼关一地三处私塾用度需要六千贯?”
    “且不说这个价格是否合适,如果从中贪墨又能得到几何?我们的银钱又如何能用到实处?”
    见众人的脸色不好,这是大家商谈几天得出来的方略,当下就被县侯给驳斥成这般。
    换谁都不会高兴。
    岑文本笑道:“县侯所言极是。”
    张阳又道:“不知文本兄有何高见?”
    岑文本喝下一口热茶,又感觉暖和了不少,“兴办官学当该是朝中直属官吏安排,避免地方州府的盘剥才好。”
    都说这位骊山县侯管钱极其苛刻,当年他任职度支郎时,众人就见识过其手段。
    “文本兄说得在理,可以先由地方州府拿出银钱开办,开办账目交由朝中巡查御史核对后,再送入朝中,朝中将花销用度还给地方州府,这钱才能用得放心。”
    大唐的朝堂结构粗糙,在精细化上还是有待提高,尤其是涉及钱粮调度上,往往会出现问题。
    也亏得房相与赵国公们可以主持这么久。
    张阳用一种朝中先赊账的方式,将其中贪墨的可能控制到最低,只是尽可能地规避风险而已。
    众人的目光看向岑文本,等着这位中书左丞的话语。
    只见他喝了一口茶水,沉默不语。
    半晌,李泰与李治提着一锅茶叶蛋而来。
    于是众人不再商讨而是吃起了茶叶蛋。
    岑文本一边吃着不住点头,“骊山的茶叶蛋真是百吃不厌,难怪礼部人人都喜欢。”
    李泰笑着没答话在一旁坐好,小声道:“姐夫,外面的银钱不太对?”
    “如何不对?”
    “有太多隋钱。”
    世家发展多年,积累下来的财富肯定有前朝的一部分,隋钱也都是当年隋朝时积累的下来的。
    一般来说前朝的旧钱也可以用,但交给官府之后就要按照铜钱的成色来折算几成。
    李治又道:“姐夫,还有不少书卷和货物呢。”
    实在抱歉,请个假,今天暂更一章,明天会恢复正常更新。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