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给张商英一个大大的人情,让张商英感激自己,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三来再无人在眼前鸹噪,耳根清静。一件事情能做到如斯三全其美,这等手腕在新宋中都不多见。
(2)“陛下!”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突然从苏、韩的后面传出,令殿中众人均吃了一惊,“微臣以为吕、文二位相公之言,有失偏颇!”
敢在皇帝面前,如此大声的说话,肆无忌惮地直斥宰相之非的人物,只有卫尉寺卿章惇。“河防之事,臣亦略知一二。大河之所以有今日之祸,确如文相公所言,是人祸,非天灾。然人祸者,却非二位相公所谓者,其由来有自。国朝河政,向来儒臣不屑为,仁宗时遣顾临治河,士君子以为贬低;陛下曾遣司马相公修河防,吕公著亦道非所以褒崇近职,待遇儒臣。是天下自居清高者不愿为此,河防焉得有成效?又国朝河政,事权分散又相互牵掣,监埽使臣与都水监修官以及本州知州、通判同掌治河,一小事须四人意见相同,再上报工部、都水监,稍大之事,便须宰相首肯,皇上明旨,其中只须有一人意见不同,则无法施行,如此焉能成事?且各埽人工物料各自为政,无人统一调度,颇多浪费。臣以为,以此治河,大河有必决之势,今岁不决,明岁亦必决。岂可以此必决之河,归咎于石越?”章惇洪亮的声音,在崇政殿中显得份外的响亮放肆,他似乎完全没有将吕惠卿眼中的怨毒放在心上,也没有在意文彦博铁青的脸色,只自顾自的接道:“以此次曹村之决而言,事发之后,微臣即翻阅卷宗,发现卫尉寺有一案件,便涉及曹村决埽!”
“是何案件?卿速禀来。”
“遵旨。”章惇大声禀道,“自熙宁十年四月始,卫尉寺便开始调查全国禁军、厢军、乡兵实际在役人数,以协同枢密院、兵部之兵制改革,且杜绝坐吃空饷之弊。”说到此处,章敦停了一下,突然想起陕西的向安北与段子介,若非二人调查吃空饷之事,也绝不会顺藤摸瓜查出高遵裕那许多事情来。他不易觉察地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卫尉寺在调查之中,发现曹村治河在役兵丁,仅仅十余人!臣己于六月廿五日,己将调查结果,转交枢府与兵部。”
虽然一下子得罪两府,可也在皇帝的心里增加了自己的分量,同时又卖给石越一个大大的人情,若非在高案中处置失当,被文相公抓住把柄,这一仗可说是有胜无败。
必杀技:不怨天尤人的态度和极为高明的政治眼光
例证:(1)
章惇顿时默然无语。安敦话中挑拔之意已十分明显。但是章惇自己而言,却是从未怨怪过别人。他当初那样处置向安北与段子介,并非是与高遵裕合谋,其实不过是想待价而沽而已——先卖高遵裕一个人情,稳住高遵裕,再将所有的材料控制在自己手中。如此他便有足够的本钱与高遵裕讨价还价,进可攻,退可守。至于究竟要不要扳倒高遵裕,他根本就还不曾拿定主意。但是他万万料不到向安北与段子介二人会反抗。结果向安北居然就此丧命,事情弄巧成拙。章惇想来,亦十分悔恨。只不过如他这样的性格,向来以为一将功成万古枯,旁人的性命他看得不会太重,倒也不会有太多的自责便是。而且章惇也是从来不怨天尤人的,他落入今天这样的处境,他只会怪自己料事不明,庙算不周,至于旁人的所作所为,章敦都以为不过是旁人的本份而已。
因此,章惇连段子介都不怨恨,何况一个与此事几乎没什么关系的石越?
(2)所有这些事情,若从表面上来看,看不出什么联系可言。然而不知不觉之间,大宋竟已隐隐显出几分王霸之气!润物细无声!润物细无声……这果真只是不经意为之么?”
章敦几乎被自己的结论吓了一跳。“若果真是有意为之,石越已非‘王佐之材’四字可以形容之。”章惇心中突然冒出一个更大胆的念头:“如此之人,岂能甘心久居人下?”他不觉抬起头来,望了望天空。天空不知什么时候暗了起来,似乎很快就要下雪。他只觉心中的预感果然暗应天象,不由又是紧张,又是兴奋,握着刀柄的手心,在这残雪未化的天气中,竟沁出汗来了。
在新宋里能够看出石越有挪移乾坤的志向和手段的,恐怕不会超不过5个人,虽然这几个人全都想错了,可也是惊世骇俗的眼光了,有这样的眼光这样的心态,章同学隐隐已经具备了任我行那样的素质,后面的戏绝对更有看头。
危害指数:★★★那是相当地有潜力,假如石越想要黄袍加身,章同学上表劝进以拿下李丁文以来的第二号拥戴之功,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罩门:章同学貌似和李丁文会很有共同话题,他们如果合作玩火的话,后果很难预料
妖运走势:前因高案大落,如今正在积极地赶搭石越这两顺风车以图大起一把。
妖人姓名:司马梦求
妖人身世:曾游历各地,后进入石越幕府,因挑动辽国内乱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