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兵锋在我!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霍去病话落,最先反应的却是假扮卓青珂的那个娼门谍子。
    “密侦麾下兰晴见过霍侍中。”
    她前一刻还在旁边惶然欲泣。
    当看见霍去病解决了刘迁和他的护卫,俩人仰面跌倒,迅速上前查看,确定两人是真晕了,扭头就变了脸色,给霍去病执礼。
    自古娼门出人才,诚不我欺。
    这姑娘前襟被扯开一道口子,露出白皙如玉的精致锁骨,但浑然没当回事。
    又转身对宋然施礼:“见过密侦使。”
    霍去病过来,也是在进一步完善宋然的计划。
    她在刘迁身边安插了一个暗桩,其实并不稳妥。
    若暗桩和刘迁相处一段时间,大概率会露馅。
    索性还来得及补救。
    宋然当即上前,将从其师茹泊虎那里要来的一张印记般的咒文,贴在了兰晴眉心处。
    那印记闪烁消失,像是化进了兰晴体内。
    这种阴阳家的手段,是茹泊虎亲制,能护持收敛其念头,不被人看破,弥补了她身上的漏洞。
    霍去病看向刘迁,意识里腾蛇和灵龟纹理交融,也化作一缕气机,送入刘迁体内。
    肖应、宋然,岳饶三人,手脚迅快的去刘迁的内外寝殿,书房,翻阅查看各类收发的信简等物。
    半茶盏时间后,霍去病一行离开淮南王府。
    除了刘迁和他的护卫,并没有其他人被惊动。
    霍去病顺便探查了刘迁的部分意识,发现他对淮南王的谋划所知有限,更不知道什么执笔者。
    这不出所料,淮南王不会让知道自己事情的儿子,在刘彻眼皮底下的长安整天晃悠。
    王府内,刘迁是在接近天明时醒的,身边坐着六神无主,脸色茫然的卓青珂。
    他脑内回忆起昏厥前的经历,眼神很快又变得空洞。
    他一度以为自己是剑道大家,然而事实证明,并不是!
    刘迁心里的阴影无限大。
    刘陵等人随即也知道了刘迁遇袭的事情,但并未声张。
    数日后,淮南王送来消息,让刘迁回淮南。
    刘彻闻讯后并未阻拦,还亲自修书一封,让刘迁带回去给刘安。
    五月中的上午,微风徐来。
    长安城外有一辆马车,在护卫伴同下离开了长安,刘迁带了几名妾室,其中就包括卓青珂。
    刘陵则仍旧留在长安。
    与此同时,北关的形势依然严峻。
    匈奴游骑不断往边关汇集,扬鞭策马,寻衅的态度明显。
    战端随时可能再次爆发。
    傍晚的霍府,霍去病正在查看汉匈地图,视线落在匈奴境内的一处位置上,凝神看了许久。
    到了晚上,他开始修行,识海里的两枚兵符交融,龟蛇相合,接引天地灵气。
    体内气机奔腾,识海兵书上诸多战计的力量流转,腾蛇和灵龟身上隐然多出了甲胄般的纹路。
    他的眉心,越来越明亮,最终有兵符离体,在身畔起落。
    而霍去病体内,被执笔者袭击受到的伤损,已近乎恢复。
    长夜转瞬。
    隔天上午,他入宫来见刘彻!
    书房里,皇帝刚从早朝上下来。
    刘彻下首位右侧,坐着老丞相公孙弘。
    公孙弘身畔是一个气度儒雅的老者,须发微白,穿暗绿色汉服。脸色平静的坐在那,有种说不出来的坦然和从容。
    霍去病看见这老者,心忖董仲舒来长安了。
    董仲舒下首位依次是御史番系,太常周平,还有他的弟子白羽忝陪在末座。
    白羽看见霍去病,下意识挺起了腰杆,对霍去病上次从他手里抢走兵府简,记忆犹新。
    大行令李息,郎中令石建也在。
    屋里的气氛略肃穆,隐然带着针锋相对的火药味。
    其余还有几名朝臣,分列左右。
    霍去病一进来,与他熟稔的李息就打了個眼色,让他来自己身边入座。
    “晨时刚收到的消息,匈奴不断递增兵力,在北关数百里外陈兵,并接连派出小股游骑扰关。”
    霍去病坐下后,李息小声给他解释当前形势:
    “除此外,西线的羌,氐等族也有异动。密侦探得消息,西线外族在两天内集结部众过万,同样在边关数百处陈兵,似乎在和匈奴呼应,有同时犯边的迹象。”
    霍去病顿时明白过来,这是和上次匈奴使节来长安时一样的情况,是当时那种局势的延续。
    若和匈奴开战,西线外族又有寇边之举,形势对大汉就会很不利。
    番系,周平等文臣,肯定会建议先稳一稳,收缩防线固守。
    这是文臣一贯的观点,遇战先观察,谋定后动。
    后世还将中土外的部族称为游牧民族,说他们生性好侵略,主攻。
    而汉人是农耕民族,天性不善战而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