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被称之为‘武川’,也是在六百年后,建立起隋唐两朝的关陇军事贵族发迹之地。
不过在此时,武川还是一片荒芜之地。
“君侯,只要把这个点扎下去,不需太多兵马,八百足矣。依照楼仓格局建立,不需三年,这里就会成为你出塞征伐的根基所在。这个点扎稳了,整个塞北草原,就成了一盘棋局。”
刘阚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公叔缭没有再理睬刘阚,扭头看向了萧何。
“九原的人口,应该不至于这么少。这里是边荒,陛下修造长城时,迁几十万刑徒在此劳作。
大公子过世之后,人口疏于管理。
恩……不过老秦早先的律法,恐怕已不太适用。
这段时间来,我一直在查看一些相关的资料,有一个大致上的轮廓:君侯占领了九原云中两郡,日后一应兵役、力役、税金、授田都要与民户有关。然萧郡长手中的户籍,多有不实之处。本地富豪大户,肯定会有隐匿人口的做法,而当地官员,对此也不甚在意,疏于管理。
所以,我建议你划分户等标准。在每年的规定时间出查,以一百到三百家为一团,写成定薄。只要这人口输入定簿,即为实际人口。一旦查出无户籍之人,则一团连坐,分担罪责。
如此一来,就可以把官员大户人家中隐匿的人口,全部梳理出来……
我估计,这样执行下去,不但可以加强管理,还能够梳理出十万至二十万人口。不过,如此一来,你将承受巨大的风险和压力。甚至会有可能,一些地方大户富豪,对你性命有威胁。”
公叔缭的这个办法,等于是扩大出查范围。
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的这个法子,类似于七百多年后,隋朝开皇年间的‘输籍法’。当然了,在细节上,还不够完善。可是对于九原云中目前的情况来说,却无疑是最为合适的办法。
自河南地之战以后,有很多逃兵役卒和刑徒,都藏于民间。
如果再算上当年残留在河南地的匈奴人,这个数目,无疑极为庞大。但这些人能藏匿起来,大都会选择在当地有威望,有实力的豪族士绅为靠山。萧何把这输籍法推行下去的话,毫无疑问,将会触动本地一些士绅豪族的利益。如果不能妥善处理,甚至会演变成大骚乱。
刘阚在一旁静静聆听,同时看着萧何。
萧何的神色,略显凝重。他低头细想,许久后抬头道:“先生,萧何愿以性命,尝试一回!”
公叔缭笑了,轻声道:“君侯,你找了一个好宰相啊!”
历史上,他也真的是一个好宰相……
刘阚在心里面说,同
时也不免,感到些许得意。
“君侯,何尚有一不情之请。”
“萧先生但说无妨!”
“如果王离败北,关中沦陷……何想请君侯出马,为何取一些东西。我听说,老秦收集七国典章,存于咸阳宫内。前人智慧,可为今日萧何之鉴。君侯,萧某希望能得到那些典章!”
这也是萧何自归顺刘阚之后,第一次开口所要东西。
但刘阚没想到,他竟然是要这么一件东西。
七国典章?
那可是要打进关中啊!
萧何神色庄重,“我也知道,此事颇有难度。可七国典章,却凝聚了无数前人智慧,若是……”
“好了,别说了!”
刘阚打断了萧何的话语,咬了咬牙,狠下心说:“萧先生放心,我一定会设法,将那七国典章,奉与先生。”
公叔缭在一旁没有说话,枯瘦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也许,在刘阚和萧何的身上,他看到了当年自己意气风发的影子吧。
“咳……咳!”
公叔缭咳嗽了两声之后,将刘阚和萧何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既然萧郡长决意推行新法,那么相关的变革,也许注意。君侯,你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在于人口的稀缺。何不变初税亩法,而另立新法呢?比如,男子在什么年纪,可以授种多少田地,女人和奴婢,同样也享有此权利。开一百亩荒地,可得一半,或者二十亩,四十亩私田。
私田不准买卖,可传于子孙,公田在死后,需归还于官用。
一俟授田,则不许迁徙。另外还可以授予耕牛农具等物品……如此一来,各地流民岂不蜂拥而至?”
这个办法,听上去好生耳熟。
刘阚依稀记得,前世和人聊天时,曾谈及这样一个话题。
均田制,这分明就是均田制的雏形嘛……这可是在六百年之后,才会出现的土地律法啊!
刘阚用一种震惊的目光,看着公叔缭,久久说不出话来。
莫非,这位公叔先生,也是穿越来的吗?
公叔缭并没有注意到刘阚的那种目光。此时,他思路突然间大开,好像开闸放水一样,灵感不绝。
“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