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颇有当年铁鹰锐士之法。铁鹰锐士自司马错大将军创立以来,已渐趋完善。我回大梁之后,又寻来了当年吴起将军训练武卒之法,加以改编,结合了技击骑士的一些训练之法,才有了这一卷《公叔治兵》。今献于君侯,待他日可以用于军中。”
刘阚连忙道:“如此,多谢先生。”
公叔缭微微一笑,拍了拍刘秦的脑袋,“好了,莫要再装了。你爹爹一来,我就知道你这心思早就跑了……且去玩耍吧,我与你爹爹商量些事情。今日的功课,就到这里,明日继续。”
刘秦脸一红,放下手中的书卷。
刘阚朝他笑了笑,让刘秦自己出去玩耍。
待刘秦出去后,他才看着公叔缭说:“公叔先生,不知有何见教?”
“君侯以为,王离必败?”
刘阚一怔,点点头。
“何故?”
“这个嘛……”
刘阚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难不成对公叔缭说,他是穿越来得,看过史记,所以知道王离输了?
公叔缭倒没有追问,只是笑了笑说:“君侯若觉得不好说,那就罢了。
不过,既然君侯认为王离必败,河南地必为君侯所得……那么君侯抵达河南地之后,有何打算?”
打算?
刘阚瞪大了眼睛,心里不由得奇道:有什么打算,难道你还不知道?
到九原之后的打算,早就和公叔缭说过。只是公叔缭突然提起这件事,必然有他的想法。
“君侯立足九原,将以何名?”
刘阚一怔,这倒是从未考虑过。
“君侯若以老秦之名,难免遭人攻掠;若王离战败,那么君侯必然将面临群狼围攻,则危矣,
但不以老秦之名,又将以和名目?”
“这个嘛……”刘阚想了想,正色道:“还请先生教我。”
公叔缭说:“我曾听叔孙说过,君侯乃商周时,刘氏唐国之后人,不知对也不对?”
刘阚点点头,心道:我哪里知道?反正大家都这么说了,我不承认也不可能,就算是吧。
“既是刘氏唐国后裔,当立国为唐。
君侯需早作准备,王离败时,即为君侯复国之日。到时候,君侯可昭告天下,就说愿为老秦北方屏障。
如此,君侯以秦人之身,复立唐国,不但不会让关中百姓反感,还能够让六国诸侯所接受。
从此以河南地为根基,先取云中,与代郡相连。
只不知道,陈道子在河北所谋之事进行的如何了……如果顺利的话,无需一年,河北之地,将尽落君侯之手。到时候君侯挟老秦屏障之名,入主关中,立国号为唐,则天下可得。”
公叔缭所言的,是一个战略上的方针。
当然了,若实施起来,还需要很多细节进行磋商。
但是,这方向必须提前确立。刘阚闭上眼睛,仔细思忖一番之后,起身拱手道:“就依先生所说。”
转眼,已过仲秋。
炎炎酷暑即将过去,山东北部的气温,开始回落。
细算一下,这一眨眼的时间,就已经过去了半年。李颍终于回来了,同时随他一同回来的,还有蒯彻。
“涉间已让出了界休通路,并兵退三十里,为君侯放行。”
李颍的长相,颇有些和李由相似。
他当年曾在蓝田大营中效力,后来又追随蒙恬,参加了河南地之战。
只不过,李颍没有在永正原呆过,所以和刘阚没有见过面。他被蒙恬派往云中,在王离帐下听令。
河南地结束之后,李斯老妻过世,李颍回家为祖母守孝。
之后发生了三田之乱,李颍就奉命前往洛阳,在父亲李由的帐下听命。李斯出事之前,李颍担任荥阳尉,更协助李由,和吴广在荥阳城鏖战了百余日。如果不是李斯出事,至少能出任一方主官。可是随着李斯入狱,李颍也被架空,后来干脆辞官,帮助父亲李由打理军务。
从某方面而言,李颍深得李由真传,稳重的很。
他说:“涉间看了我父亲的信后,颇有意动。不过估计是担心王离那边问罪,故而迟迟没松口。”
这恐怕也是涉间允许刘阚的人,驻扎少水之源的缘故。
李颍说:“若非蒯先生说服了王离,涉间未必会那么快,就下定决心。
涉间将军让我捎话给君侯,未能随君侯征伐河北,是他生平之憾事。若有机会,待山东之乱结束,他一定会向上将军请命,前往河北,与君侯并肩作战……君侯,咱们真的要去河北?”
刘阚微微一笑,“河北之地,我早晚取之,但却非是现在。”
蒯彻忍不住开口道:“君侯,我在晋阳观秦军兵马,军容整肃,颇威武,与早先所见之秦军,大不一样。我实担心,若王离征伐山东结束,反攻河南地时,我们真的能挡住那秦军吗?”
当初选定河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