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就是为了搏功名富贵嘛。
“如实上报便是。”
武怀玉并不担忧他的这些决定,会被朝廷批评训斥,身为都督,还得皇帝特权,这点处置权力还是有的。
卫孝节这样的传统老派将军,自然也是很喜欢武怀玉这种做派的。
“刺史,是否先去请示都督?”
“彼一时,此一时,晚了。”
“都督要把这栅子的粟特人全部做奴隶卖掉?”
武怀玉下令苏烈等分兵前往诸粟特聚落扫荡,务必将他们一网打尽。
卫孝节这老头是全程都没反对过武怀玉一句的,他甚至很欣赏武都督这份魄力,这老头以前在西南做都督时,也一样没少剿灭那些叛乱不服的獠蛮,是个狠角色。
清夷军骑兵开始小跑起来,靠近栅子后奔跑绕圈,边跑边放箭,这种包围游走骑射战法,看似简单,却依然让栅内的粟特人压力巨大。
无所谓。
李老二觉得武怀玉一心要干废这些粟特人,完全就是因为他们太有钱所致,甚至卢承业都觉得是这样的。
三千余家粟特胡,如果北燕州不算是新收编的山后地区万余家边民,那这些粟特胡,差不多就是此前朝廷北燕州一样的户籍人口了。
“那些地,都将成为军屯、官田和移边的百姓耕地!”
身为都督刺史这样的地方官,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至于用什么方法解决,朝廷也是看疗效不看手段。
不过武怀玉并没打算杀掉他们,但也确实没打算轻饶。
虽然粟特人抵抗很激烈,可却改变不了实力的巨大差距,一万五千唐军,对付千户粟特胡的寨子,尤其是他们开始轻敌,导致八百能战的拓羯骑兵出栅被击溃后,都没多少能回到栅子来。
“不得放一个粟特胡越过长城去投突厥人,也不要让他们跑到代北去,”
“都督为何在山后格外宽仁,而现在却对这些粟特胡如何严苛?”卢五郎有些不解。
“哦,是吗?那又如何?”
“卫老将军,你负责监督记录好将士们的功勋,记录核验,及时造好勋簿,然后上报朝廷,也好早点论功行赏。”
就算录功可能要打折扣,杂胡抵不了什么军功,可这些粟特杂胡挺有富啊,他们的牛羊他们的马匹,甚至他们的钱帛粮食这些,战利品按规矩他们能分到很大一部份的。
粟特胡条件都还是可以的,虽在边关,但挺肥,仅一个何明远就身家万贯了,这全部抄没,幽州都督府那是立马有钱。
卢承业不说话了。
苏烈率兵冲到市集栅前,这里虽有粟特人上千户,有许多作坊邸店,但仍不过是个大点的市集村落罢了,低矮的夯土墙,外面一圈木栅,许多粟特男人拿起了武器,甚至他们的妻儿也已经加入。
“来时,圣人已授我全权。”
清夷军栅前重新整理列阵,缓缓催马逼近。
在武怀玉眼里,这些粟特聚落,从始至终就不是什么可接纳信任之人,因为他们始终保持着胡人组织以及信仰等,完全就是一个个入侵的殖民据点。
李谨言嘿嘿笑道,“三千多户粟特胡,能卖小两万粟特奴隶,还能抄到许多钱财商货,这下发了。”
战鼓声中。
但武怀玉没把北燕州当成那种不重要的缓冲区,这可不是长城外,还是那么重要的军事、经济要地,怎么可能让粟特胡们自治?他也不在意中原各地有多少粟特胡人,草原突厥有多少粟特胡人,或是朝廷里有多少粟特胡。
更别说还有三千家粟特胡这些年开垦的这些田地,那也是成了官田。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而负责。”
武怀玉也不怕别人乱打他报告,毕竟他这级别,可以直接跟皇帝密奏,谁也不能颠倒他的黑白。
就算现在他们要认怂,也晚了。
但既然他们选择了对抗这条路,那武怀玉也就绝不再跟他们客气。
一个时辰前,那叫归附,而现在,那叫投降,他们投降后,身份也只是俘虏。
“我们降了,任何条件都答应。”
“都督,他们已经愿意投降了。”
弓弩齐发,箭如雨下。
说实话,不仅边军喜欢打仗,所有大唐府兵也都喜欢打仗,府兵自备钱粮,平时可没有粮饷工资,上了战场最大的动作是有机会得勋当官,另外就是战场上合法抢劫,分战利品。
而现在干粟特胡,那可就更让人兴奋了,军功,真正的军功在招手啊。
朝廷只要他们向大唐表忠心,甚至在打仗的时候派兵随从,能为朝廷守个边看个门,也就行了。
许多人吓的惊惶哭叫,不停的求饶。
对付他们,能灭就灭,要么就得打散聚落组织,否则永为心腹之患。
“不止是这个栅子的,北燕州何明远所管理的这些粟特聚落,三千余家,全都要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