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佛主托我给您带句话(五千字求订阅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过说起来,书院和钦天监的盟约到底谈成没有?不是说已经准备改了么,怎么一直没动静?”秦乐游好奇。
    上次陈院长拜访阴阳学宫,拿出不平等盟约,被季平安打脸,当场撕毁准备重谈。
    但之后先是离阳出现,再是黑日降临,各方紧急返回,此事便耽搁下来。
    韩青松闻言摇头叹道:
    “据说是新盟约遭到了院内一些前辈的反对。”
    “……难道又是玄真师伯?”
    “恩。”
    提起“玄真师伯”,二人都很无奈,此人正是群星归位后,回归书院的一位“重生者”。
    按照辈分算,乃是陈院长的师兄,也曾是与大周国师同时代的强者。
    其剑道刚猛霸道,人如其剑,与书院崇尚的风雅不同,性格更近乎武夫,简而言之,一个“莽”字足以概括。
    而在历史上,这位玄真莽夫,正是死在大周国师手中。
    其中仇怨自不必说,而玄真也正是回归后,对钦天监抱有极大敌意的这一派人的首领。
    与之对应的,还有另外一股重生者势力,则与大周国师交好,倾向与钦天监结盟。
    两股势力在结盟与否的事情上互不退让,陈院长夹在中间,虽修为实力最强,但辈分却不够高……
    面对重生者的表态,老院长也无法置之不理,或以力弹压,只能袖手旁观,持中庸态度。
    至于为何书院会出现这种彼此撕裂的状态,还要追溯到当年的一桩旧事。
    昔年,大乾王朝末期,天下群雄并起,各大江湖中的修行传承也都各自加入不同的阵营。
    寄希望于,通过辅佐一支人马缔造新王朝,从而晋升“国教”。
    其中,从大兴王朝传承下来的儒门修士这一家,不知出于选择不同,还是多方押宝,总之撕裂成两支队伍,分别挑选了不同的势力辅佐。
    其中由上代院长率领的一支,与当时的神皇和国师结盟。
    另外一支,则加入了后来的南唐国当时的起义军势力。
    起初,双方都还一同掀翻大乾。
    但到了后面,两只队伍便开始彼此厮杀,争夺中原霸主地位,可想而知,分属于两支队伍的儒家修士不得以成了敌人。
    最终结果,是大周获胜,占据绝大多数地盘,这一派儒修也成为了如今的“云槐书院”。
    而南唐则退守南方一角,凭借佛门的支持,站稳脚跟。
    而当时投靠的那一支儒修则与一批武夫融合在一起,最终成为了如今的“南唐剑场”。
    是的,从血脉角度,剑场与书院其实是花开并蒂。
    正因为这一层关系,其实两个门派的强者彼此都沾亲带故。
    秦乐游叹道:
    “据说当年玄真师伯本来是站在大周阵营的,但等周、唐对阵的时候,大周国师踏入神藏,出手与南唐厮杀,两军交手的时自然不留情面。
    眼看南唐要惨败,玄真师伯念及师门情分,偷偷给南边那一支的儒修送情报,想要让对方设法自保。却被国师发现。
    此等‘通敌’之事曝光后,饶是上代院长出面作保,但国师还是以雷霆手段,将玄真师伯击毙,二人就此结下死仇,玄真师伯如今重生回来,敌视钦天监也再正常不过。”
    身为书院弟子,对于这桩历史上的纠葛,他很难摆清态度。
    一方面,同门相残,玄真乃性情中人,眼看南唐惨败,想要救下站在对面的师兄弟,属于情理之中。
    而另一方面,两军交战,通敌叛国……国师以律法击杀,以儆效尤,这放在任何地方,也都没有错处。
    对此,二人也只能一声叹息。
    韩青松说道:
    “不过我觉得,最终还是会结盟,毕竟峰会都召开了,过去的仇怨,终归已经过去了,大家如今不都重新复活了么。”
    韩青松摇头苦笑:
    “但玄真师伯可不这样想。但我也赞同你的猜测,院长还是倾向结盟的,而且,玄真师伯虽敌视国师,但有佩玉师奶压着他,总归也最多拖延一阵,影响不了最终结果。”
    他口中的“师奶”,就是更高一个辈分的人物了,是玄真与当代陈院长的“师母”。
    也是上代院长的夫人,当年与夫君一起与国师结盟的“大前辈”。
    儒门修士极讲究师徒尊卑,所谓的“天地君亲师”,便是儒门主张。
    所以,玄真再怎么不愿意,但面对比他高一个辈分的“佩玉”,也只能压着火气,不敢发作,生怕背上一个“欺师灭祖”的骂名。
    二人在这边八卦,忽然,被窗外的动静吸引。
    只见有书院弟子领着一个裹着棉衣、披风,戴着斗笠的人从山门进来,穿过道路,朝远处的一座给“重生者”居住的院子走去。
    “咦,那是什么人?”两人目送神秘人远去,这才招呼一名读书人来问。
    “二位师兄问那人啊,”被唤来的儒生说道:
    “不清楚来历呢,只是对方带着信物,来求见玄真师伯。”
    信物?求见玄真?
    秦乐游与韩青松面面相觑,有些疑惑,难道是玄真师伯当年的朋友派人来联络?
    另外一边,某座院子内。
    儒修玄真也在庭院中迎来了这名裹得厚厚实实的神秘人。
    年约五旬,半白发丝束在脑后,嘴唇偏薄,眼神锋锐的玄真盯着对方,手中攥着一枚玉佩:
    “你是什么人?”
    对方没有犹豫,摘下了斗笠,脱下兜帽,露出一个头顶戒疤的光头。
    “和尚?!”玄真面容一冷。
    那名僧人笑了笑,先是双手合十,而后毫无拖沓,直入正题:
    “施主可是当年被大周国师击杀的玄真前辈?”
    玄真须发皆张,怒目而视,自己的伤疤被外人狠狠刺痛,院中武器架上一柄柄大剑嗡鸣震颤,仿佛下一刻就要斩落僧人光头。
    和尚却不慌不忙,笑道:
    “看来没找错人,佛主托小僧给您带句话。”
    玄真:“说!”
    和尚微笑道:
    “佛主知道大周国师如今在什么地方,他说,施主或许会对这个情报感兴趣。”
    玄真豁然起身,庭院中刀剑齐鸣:
    “他……在哪?!”
    ……
    错字先更后改,另外,虽然这两章文字写的比较糙,但这才是我喜欢的感觉啊……(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