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若领商队至宛地,当收何物以贩卖,当售之何处?”
    与之前在别的地方,都是先考核身体强壮与否不同。
    这次儒家在三户邑这儿招生,居然是先出题目。
    更夸张的是,没有年龄的下限,只要能说话就能参与。
    儒家已经不再是无名之辈了,尤其是在楚国这里,毕竟是有过痛彻心扉的遭遇。
    楚国这儿有许多关于李云泽与儒家的消息流传,哪怕是三户邑这儿都知道儒家收徒不收学费,有教无类。
    所以此时此刻,就见着数不胜数的当地人,都在绞尽脑汁的想着如何应答题目。
    范蠡也来报名了,看到题目之后觉得没什么难的,可四周众人却是没人去应答,这让他感觉很是疑惑。
    “那恐夫子乃是大贤大才之士,岂会出这等简单的题目。”
    边上有人给他解释道“这就是考验,考验我等是否有慧心,有资格拜入其门下。”
    “哦。”
    范蠡点点头,然后转身向着负责招生的儒家学子行礼“某至宛地,当收伏牛山珍,贩至沿海无山之地以谋其利。”
    学子有些惊异,没想到竟然是个孩子先行应答。
    这帮楚人,真是想的太多了。
    就是普普通通的问题而已,只要回答不是超出常人想象的范围就行。
    学子点点头,拿起了毛笔询问“哪里人士,名字?”
    “宛地三户邑,范蠡。”
    此时的李云泽,正在招待客人。
    “楚国内乱动荡,楚王宠信奸佞,夺太子之妻行孛人伦之事,文大夫为何还要为这等昏君效力?”
    坐在李云泽下首的,是楚国宛令文种。
    听着李云泽指责自己家大王的话语,文种并未暴跳如雷当场拔剑,反倒是长吁短叹附和了对楚王的不满。
    也难怪后面会跑到越国去。
    这个时代可没什么忠君的论调,这是一个君择臣,臣亦择君的时代。
    觉得你不行那我就走,甚至于直接翻脸都是常见的事情。
    至于说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在这个时代里是绝对没有市场可言。
    哪个君王敢说这种话,手下大夫们立马就敢起兵砍了他。
    大家手里都是有钱有兵的,区别只在于你作为国君兵多钱多些罢了。
    就凭这就想要让我死全家?先弄死你再说!
    后世朝代里那些大臣们,面对皇权的时候无力应对,只能是全家一起哭哭啼啼的去坟头蹦迪,唯一的缘由就是手里没兵权啊。
    “天下诸国虽多,可何处可得明君?”
    文种说的话让李云泽笑了“何为明君?每个人眼里的明君都不一样。田氏那样的大夫看来,能够随时取而代之者为明君。文大夫这般,想必是以能带领国家威压天下者为明君。而在国人看来,国富民强者可谓明君。”
    “这”
    一番话把文种都给说的不会了,听闻这位可不是走心的人,现在听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两边饮酒缓解气氛的时候,子路快步过来,在李云泽的身边跪坐说道“找到了。”
    “三户邑,范蠡。”
    李云泽颔首点头“伱去安排好。”
    “是。”
    这次收徒与以往有些不一样,因为范蠡出身不高属于这个时代的流氓层级,加之年少只能是自己过来主动寻找。
    不过还好,顺利达成了目的。
    这边文种见着李云泽面露轻松之色,好奇询问“找着什么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云泽摆摆手,轻松转移话题“明君这种东西寻不着的时候,可以自己去培养。”
    “大夫可观天下,若有哪国遭逢不测却又大难不死者,大夫可自去相助,成就一番大业。”
    文种略作沉思,颔首点头行礼回应“多谢指教。”
    待到文种准备离开的时候,李云泽完全是出于好心的提点了一句“文大夫,要识时务啊。”
    什么是识时务?
    就是要有眼力劲,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能做要看的明白。
    任何事情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哪怕是巍峨高山,也会在漫长的岁月里分崩离析,更何况是最容易变化的人心。
    李云泽是想要提醒文种,大王国君这种生物,失势的时候是一种人心,得势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种人心。
    若是看不准,不能及时做出应对改变来,那是会倒霉的。
    至于文种有没有听进去,以后遇上卸磨杀驴的时候会不会逃出生天,那就不是李云泽去关心的事情了。
    李云泽见着范蠡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对于这位文财神,李云泽示意其落座,之后就问起了之前招生时候出的题目。
    “说说看,为何会如此回应。”
    略显紧张的范蠡,恭敬的行了一礼,之后才解释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