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王旗下的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你们去,我留守军中。”
    范匄有点不好意思:“元帅,《桑林》是表演给国君看的,你都不去了,国君怎么敢去?国君不去,宋国人还会表演《桑林》吗——这可是王室级别的歌舞表演啊!”
    荀罂犹豫:“你们自己跟国君去说,如果国君也想看,我不会拦着。”
    国君当然想看。
    宋国的桑林舞就是这时代的大型歌舞晚会,场面浓重而盛大,开场的时候,宋国乐师高举旌夏(一种旌旗,上有五色羽毛),率领乐队鱼贯而入。悼公一见旌夏,立刻被这阵势吓呆了,赶紧退入厢房躲避。
    旌夏(装饰五色羽毛的旗帜)是王的旗帜,这一旗帜出现,虽然让场面显得更加宏大,气势逼人,但自小在周王室长大的孙周知道这不符合春秋礼节——你想,“王旗”竖在场中,他悼公坐在上首主席位子上,满脸嬉笑地观赏歌舞……
    这是对王权的不尊重。
    避入厢房的悼公很不满,他责怪范匄与荀偃:“难怪执政不过来观赏《桑林》,你们怎么不早告诉我,《桑林》的开场要出现旌夏。”
    范匄这位“晋国第二才子”羞红了脸,世家大贵族出生的他很为自己的无知而不好意思:“我以前只听人说起过《桑林》,可跟我说起的那人,自己也没亲眼见过《桑林》的表演,哪知道这演出开场打出了‘王旗’。”
    宋平公也很不好意思,因为身为主人,让客人感到羞愧,那么主人就应该羞愧。他整理好衣冠,去厢房请悼公出来,恳切地说:“晋公,我已经命令乐师撤去了旌夏,请君上安心出来观赏。”
    荀偃惊疑未定:“我们还要继续观赏吗?”
    范匄怂恿:“《桑林》,很难得的!我们家族好歹也显官为卿两百年了,可连我都不知道《桑林》的演出内容,可见这乐曲多么难以一睹。这次我们观赏了《桑林》,回去赶紧把今天的事记录下来告诉子孙——也不知道我范氏子孙后代,在今后两百年传承中,有没有机会再次目睹《桑林》。”
    悼公毕竟是小孩子,他整了整衣服,问左右:“那就看看去?”
    “同去同去”,左右齐声鼓动。
    随后,宋人撤去旌夏,演奏《桑林》招待了悼公。晋人回国,人马走到著雍,悼公就病倒了。荀罂派人占卜,卜兆显示是桑林之神降罪。荀偃、士匄准备再奔赴宋国请求祈祷。荀罃不允,大骂:““瞧你们两个混蛋做的什么事?既然做了,就不要怕担当——当时咱们已经向宋国人推辞过了,是宋人非要用《桑林》款待我们的。如果世上真有桑林鬼神,让鬼神降罪给宋国人吧。”
    果然,悼公病情不久即见好转。
    悼公此时年方24岁。
    悼公病刚好,晋军准备重新启程,虎牢城使者连续不断报告:“不好,秦军再度入侵!”
    荀罂立刻举起手,军中司鼓如丝响应,随即敲响了罄,一声清越的金属声刚落,无数青铜罄的响声如滚雷在大地上滚过。纪律严明的晋军青铜洪流嘎然而止,整个大军没有发出半点声响,便像一条长蛇般停顿在大路上。
    荀罂抬眼北望,天际尽头是周王室的领地,再过去是晋国韩氏封地,然后就是魏氏、智氏封土。此刻,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无数道烽火直冲云霄,一条条烟柱组成一片巨人的森林……但这种状况并没有终止,附近的烽火台见到烽火传递到身边,也立刻点燃自己的烽火,一道道火光与烟柱像接力赛一样,继续向远处传递。
    寂静的原野上,晋国庞大的军队中,唯有荀罂的声音响亮:“秦国来了多少人?目前战况如何?”
    使者回答:“秦军突然出现在魏地腹心,武威堡已经成了秦军后方,如今武威堡情况不明,秦人正在向智地推进,并纵兵掳掠四野,现在国中到处是散落的秦兵,无法探知秦人兵力。魏舒只得闭城固守,并请大军迅速增援?”
    荀罂再问:“赵武子呢?他战死了吗?秦人怎么突过武威堡的?武威堡是否陷落?魏氏守卫者是否发出烽火?”
    这时,栾黡低声嘟囔:“当初派赵武留守国内,是想着他比士鲂强点,如今看来,他强的也有限。”
    荀偃厉声呵斥:“住嘴!大敌当前——我们的敌人是入侵者,不是你的同僚。”
    荀罂冷漠地扫了一眼栾黡,继续望向使者。
    使者继续回答:“秦军出现在魏地腹心时,司徒(赵武的民政职务)正在虎牢城监督维修。我来的时候,新军将(赵武的军职)已带领赵氏武士迎战去了,他派我继续前行,来通知元帅。”
    话音刚落,一声整齐的叹气声传来——数万晋军听到这消息,一起松了口气。
    国君的高参、新军佐、中尉魏绛与赵氏并肩作战久了,对赵氏最了解,他首先开口评议战况:“我听赵武说过,赵氏骑兵最擅长追南逐北,秦人如果结阵对付赵氏骑兵,鹿死谁手还难以预料,但秦人既然分散士卒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