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制造“春秋第一讨债高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人带一个孩子及一名家庭主妇。人丁少的家族则是父与子与家庭主妇的组合。遭受雪灾之后,一般草原部族的家庭成员不会超过四个人。
    现在,长治的卫城里住进了三千户,则意味着总共约一万两千人投靠了赵武。
    这些游牧部落投靠赵武,其中,霍城之北的戎人,倒不是因为赵武“仁慈的名声在草原上传扬”而卖身投靠,赵武在草原上的名声恰恰相反。只是因为赵氏的领地最靠近北方边界,使得他们没有选择比较的机会,无可奈何地投靠了赵武。
    而甲氏之北的狄人,则是穿越了国君的控制地盘,特地来投靠赵氏,就是因为赵武与狄人有血缘关系。
    这两者同为游牧部落,却需要区别对待。如何显示出差异,赵武不清楚。他犹豫了一下,望向师修,希望寻找一点建议。
    师修不敢表态,接受新附庸、如何安置他们属于领主权力,恪守礼仪的师修,在这方面不能乱出主意,他低头沉默不语。赵武等了半天,等不到主意的他决定跳过这些问题,他转向武清武连,问:“我们筑城的石料准备妥当了吗?”
    说到这问题,武清马上回答:“家主,恐怕我们明年的筑城计划要推迟了,国君也要在潞氏筑造新城,所以从我们这里调走了一批石料,还要走了一批粮食。现在,我们的物资已经不够同时修筑三座新城……前几天师偃来过,要求我们从附近山上多多采集石头,但现在大地冰封,积雪覆盖,我们根本没办法派人入山。”
    赵武赶紧问:“国君调走石料——他付款了吗?”
    武清笑着摇摇头:“君上没有钱,他倒是给了一张欠条。”
    啥,春秋时代也流行打白条,不行!
    赵武怒气冲冲:“欠条呢,我去要账。不信国君也建造一座躲债台,来逃避债务。”
    “不好……”师修终于开口了:“讨债这件事,主上不合适出面,我们不能乱了君臣之礼。”
    赵武眼珠一转:“嘿嘿,我忘了我家还有一名抢钱高手……告诉娇娇:今后男主外,女主内。讨债的事情她出面,我在背后默默支持。哈,娇娇抢惯了钱,在国都公子、公孙中素有名气……”
    武清笑着回答:“如今,欠债条在齐策那里。齐策说:咱不妨让国君欠的更多一点,不妨将那些投靠的戎人都分配了,只留下一点点数目向国君意思一下……想必,债务在身的国君,不好意思拿走我们的属民。”
    “齐策总是狡猾的令我满意”,赵武竖起大拇指夸奖:“不过,论起催帐来,咱家有个现成的母老虎,为什么不好好利用起来……嘿嘿,齐策不好出面的事,不见得俺家娇娇不好出面啊!
    当初娇娇未嫁时,都能逼得范匄魏绛荀偃避席,如今曾受他逼迫的人都是霸主国正卿了,她丈夫(赵武)成了霸主国正卿,老爹是霸主国副元帅……我不信,谁还敢欠她的帐不还——即使霸主,也不成!”
    赵武喘了口气,笑眯眯的说:“实际上,我也不怕你们逃跑。你们能逃到哪里去呐——赵城之北是霍城,这是晋国防御北方的强镇。即使你们侥幸越过霍城,但随后的路程将进入胡人的领地。
    到了胡人那里,难道还不是继续做仆人吗?天底下,哪里有在赵城做仆人更轻松?你瞧,我现在降低了刑罚,每年从你们当中选择十分之一,赐予他自由民的身份,只要努力,数年后你们人人都是自由民,这不很好吗?
    或许你们想往东、往西逃跑,但如果你们往这两个方向逃跑,我连追寻的兴趣都没有。因为十万大山足以对你们做出惩罚。
    似乎唯一的生路似乎在南方,可那是晋国国都的方向,各家族势力林立,你们没有任何身份,到了那里,还不是被他们抓去做仆人?难道到了别的家族,有我赵氏好吗?”
    仆人们一片嗡嗡声,赵武竖起指头,大声说:“我的承诺现在生效,从现在起,我撤走一半监管人员,同时宣布废除酷刑,今后对你们最重的惩罚不能超过十鞭。这就是《‘刑不上十’令》……你们愿意跟我做这个约定吗?”
    仆人们嗡嗡商议了半天,推出几名长者上前向赵武行礼。几名长者请求赵武杀白马盟下血誓,愿意由仆人自己组织类似军队的社团,形成内部自我监控体制,承诺彼此约束不逃跑,相约加强自我管理机制——而赵武方面承诺:只要他们明年按约定交纳足够数量的粮食,将对他们逐步放松监管,并逐步提高释奴比例,直到他们……
    这就是赵城“白马之誓”。
    从此之后,仆人制逐渐开始崩溃,各地领主相继采用赵武的方法,用“租庸制”收取田租,从而代替原先的农奴制劳作……
    赵武立誓后,没有在隶舍停留过久。等他走出隶舍,身后的仆人们爆发了狂欢,而监管人员果然对他们的行为不再干涉——从此之后,只要他们不走出划定区域,或者在走出划定区域时提前向工头递出申请,取得工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