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自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许多世家,都是损失惨重。
    武夷的赵家等几个世家,更是赔上了全族的性命!
    三族都被拿下,血淋淋的首级,挂满了城头,被宋玉拿来警告其它士族。
    但不管其它世家或惊骇,或痛恨,或咬牙切齿,夜不能寐,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
    吴南五府之地,就要完全落入一人之手!
    虽然天下已呈乱象,各地藩镇四起,龙蛇起陆,诸侯也在发展,但宋玉此时的地盘、人口、实力,就算在整个天下,也可足足排入前三之列!
    据传,消息传至关中朝廷时,小皇帝脸色铁青,太后活活哭晕过去。
    便是大将军袁宗,也连摔了好几个心爱的茶盏,但随后,都是无可奈何,反而更专注于宫廷斗争。
    此时的双方,已至骑虎难下之局,无论哪方妥协,下场都不会太好。
    攘外必先安内,此时的他们,唯有先决出胜者,收拢关中实力,才能对付天下渐起的蛟龙!
    倒是各州诸侯,闻听后都有些异动,最多的,就是收集宋玉从幼至今的每一份事迹,不敢稍有遗漏,整理成册,交给幕僚分析……这是以后对手,又占有先手优势,哪个敢怠慢了?
    吴州本地,更是风云涌动。
    州牧带领百官,先祭拜了皇室宗庙,又冒雨巡视了州兵,并连发三道加急文书,向朝廷求援。
    虽然明知此时的朝廷,乃是顾此失彼,又后院起火,根本抽不出什么实力。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姿态,还是要做,不然也必被看成别有用心之辈。
    对这些,宋玉凛然不惧。
    有叶鸿雁领军一府,镇守青龙关,那不来十万大军,就只能望墙兴叹。
    吴南之地,在赵家等几个世家的血色例子威慑下,前所未有的乖觉,真是半点异动都不敢。
    每家都是紧逼大门,连着少爷小姐们,都被禁足在家,不敢放出惹祸。
    另一方面,在呼和牧首和一些信仰城隍的族老支持下,山越分田之事,还是很快推行下去。
    族里虽有些不满,但有呼和镇压,加上城隍势力张目,也终是强行压下。
    这也是山越一统,之前的部落习性却没改,整个天弓部,其中多有各部势力,有时还有摩擦交火。
    若呼和励精图治,再用上十年时间,或能将这些外部山越彻底转化,成为天弓族人。
    到时号令一统,人心归一,搞不好还真有王者之命!
    但随着方明的出手,一切都不同了。
    呼和受方明钳制,听得宋玉之令,虽有些不愿,最终还是选出族内三千勇士,并上之前喀石带领的三千,凑足一府六千,自己担任都指挥使,前往临江接受整编。
    也有些山越族人,听从呼和的号令,从山地平原中出来,搬迁到大乾的平原居住。
    山越之前,虽然抢了些平原土地,但多靠近山脉,便于转移。
    但现在的土地,就是位于各府中心,要想跑,可就不是这么容易的了。
    当然,方明也没打算一蹴而就,宋玉的命令,交由孟逐办理,又面授机宜一番,让孟逐小心行事。
    按照宋玉设想,山越先迁出的老弱妇孺,先是安排在长乐、武夷二府,这两府本就是山越故居,搬迁过去,受到的阻力最小。
    山中生活困苦,这些野人,到了平原,住上宽阔的大宅,吃得是精米鱼肉,穿得是绫罗锦缎,又怎会抱怨?
    有着这些例子,就可将其余山越迁出,运到别府。
    务必要保证大乾人口占绝对优势,又占着地利,再调出精壮从军,自不怕这些妇孺有什么举动。
    将军百战死,更何况小兵呢?
    自可用之,等几次大战下来,山越勇士死伤过半,到时自然不成气候,等到威胁尽去,大可施些恩典,退役为民,给予福利。
    山越男丁稀少,劳动力缺乏,只要稍加引导,就可引入乾民,混入血液。
    如此下来,山越一族,自会被同化,渐渐并入大乾之中。
    几代过去,这些山越,就和大乾百姓无异,山越一族,自然也就成为历史,再也不复威胁。
    此计一出,方明就感觉到山越气数大变。
    他自晋升正六品神位后,虽然没领悟什么神通,但望气神通威能大涨,对大范围地域内的气运变动,都可感应。
    甚至,还可感应到一族气运和龙脉走向。
    方明通过望气神通,甚至见得,山越族气,越加羸弱,渐渐并入吴南气运。
    山越族气,本来带着蛮荒气息,自成体系,不归正统,玄黑为底,其上有着红白之色,气运升腾,甚至有着黑蛇之形!
    但方明此计一出,山越气运丝丝散去,黑蛇不甘咆哮,最终还是散开,不成形态。
    黑色迅速化开,变成灰色,与之前白红之气混合,变成一大股白色溪流,只在中心,还有些红色。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