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眼看距离过年还有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北京城的大街小巷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像是在述说着快要过年的喜悦。
徐妍和我漫步在人来人往的街道里,辨不清东西南北。北京城是旅游胜地,往年节假日,这些街道就突显的非常拥挤,人山人海,让人一眼望不到尽头。
而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是北京城最古老的的一条商业街,因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东头入口像烟袋嘴,西头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就像烟袋锅,所以名为烟袋斜街。
“林夕,这里好热闹啊。”徐妍细细打量周遭,忍不住感叹道“不知道比江州热闹了多少倍,还有这氛围,满满的都是人气啊。”
“我也觉得。”我不置可否的点头。
忽而又想起江州来, 那里太过古老繁华,像是笼罩在一种神秘的氛围里,让人向往神迷,可又太过冰冷寒凉。
当年之所以选择去江州读大学,只是觉得那里适合我作为小说中心的题材。殊不知,一时的兴起,会牵扯到我往后这么多年的人生。有时候就连我都不得不感叹命运的神奇之处,因为它会让两个毫无交集的人,天各一方的走到一起,而后又天涯海角,自此相思。
就好像现在的我站在北京城的小胡同里想念着江州城里的那个人一样,一如既往地想念。
“林夕,这么多年,你总算做了一回对的事。”徐妍搭上我的肩,笑的风情万种。“说来连我自己都不相信,来返北京这么多年,我竟然连北京有哪些好玩的地方都不知道。”
胡同两端的墙角上,挂满了红色的灯笼,照亮着行走在黑暗里的人们回家的路。
原来不知不觉间,天已经黑了。
夜风寒凉,刮得墙上灯笼咚咚作响,就算如此,也无法阻挡那些行走在刺骨寒风中的人们。不得不说,北京的天气是格外寒冷的,相比江州,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也是这么多年,一回到家我就不爱出门的原因。因为一旦习惯了江州的阴冷潮湿,再来适应北京的干燥严寒,就会觉得像是穿了数条秋裤,也无法抵挡那冷到骨子里的寒意。
逛了整整一天,双腿麻木的不想再多走一步,只得拉着徐妍求助“徐妍,咱们回去吧,明天再来行不行。”
这绝对是我这二十四年来走过的最长的路,每走一步,就觉得腿痛一分,幸而出门时穿的是平底鞋,并不崴脚,否则难以想象这个年我是要在坡脚中度过了。
徐妍单手叉腰,拉着我避开人群,在一个人少的地方站定,“不行,我还没吃够。”
我无语两行清泪“徐妍,你确定你不撑吗?”
我觉得这些年自己一定是认识了个假徐妍,算算交情,我们认识七年有余。可这么多年的相知相交,我也未曾见过徐妍这么好吃的一面。以往她吃东西,都是浅尝辄止,并不过多的开展自己的食欲。但今日一见,不得不容我对她有所改观,或者,我该称她为“大胃王。”
因为这是我带她逛的第三条小吃街了,从头吃到尾,从早吃到黑,让我这个自称美食专家的吃货都难以想象,是什么样的心情能保持她如此好的胃口,吃了整整一天。
从最早的帽儿胡同到现在的王府井小吃街,我们是一步一趋走过来的,当然,也可以说是吃过来的。
所以,我是无语问苍天,低头咽苦水啊。
“不啊,我感觉还没吃饱。”徐妍拍了拍肚皮“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好的胃口了。”
我扶额,“好吧,我错了。”
“走吧走吧,再逛逛,我还没吃饱呢!”徐妍拉着我再次钻入人群,寻找她还没有尝遍的美食。
北京城的有名小吃分类开来有上百种,徐妍今天少说也吃了三十几种。
我心不甘情不愿的被她拽着,突然就后悔为什么早上要答应带她出来。看看她脸上,哪里还有小家碧玉的淑女样子。活脱脱的一个饿死鬼投胎。
还有 她嘴角两旁的油渍明摆着告诉别人,她今天吃了哪些,又吃了多少。
“徐妍啊,饭没吃饱咱们可以继续,但零食吃多了就要注意发福了”迫于无奈,也只能靠自己这张嘴了。
“放心,我不怕胖,你不知道,我们报社的人都说我太瘦了,需要多补补。”我被徐妍的话噎住,一张小嘴张得老大。
回到家的时候,客厅已没有了爸妈的身影,只剩林毅苦大仇深的趴在餐桌上等着我们俩。
我弯着腰,累的够呛,一进家门,便以最快的速度占据了大半个沙发。徐妍拍着自己喂得圆滚滚的肚子,满意的跟在身后进了门。
“哇塞,徐妍姐,你这是吃了多少东西,才会把自己肚子吃成这样。”林毅夸张的看着徐妍。
我插嘴“她从帽儿胡同一直吃到王府井,你算算其中的距离,就知道她今天到底吃了多少了。”我早已累得软趴趴的直不起腰来,要不是死撑着快到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