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二年新人整顿朝堂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走动。
    就像是对待有钱亲戚,多走动没坏处。
    迈进太仆寺正堂,林泰来看了眼太仆寺主官的面貌后,诧异的问道:“换人了?老常呢?”
    去年赶赴西北之前,因为军费问题,林泰来和太仆寺打过交道,记得当时太仆寺卿是一个叫常居敬的中年官员。
    林泰来对这人观感还不错,亲热的称之为老常。
    而现在的太仆寺卿换成了一个严肃的老头子,回答说:“常太仆已经升为浙江巡抚了!本官艾穆,接任太仆寺卿。”
    按照这时代的社交规矩,不认识的官员见了面,都要互相盘盘道,主要是问问家乡和科名。
    林泰来感觉自己完全不用自我介绍,谁不知道九元真仙啊?
    于是便直接说:“我奉旨筹建通信司,感觉通信司和太仆寺今后有诸多可以合作之处。”
    林泰来也不是信口胡咧咧,他真有这个合作想法。
    首先,太仆寺在各地的分支机构很多,全国有很多“行太仆寺”,与通信司需要在外地设置站点的情况很契合。
    其次,通信司要打出外贸的幌子,而太仆寺主管马价银支出,马价银主要任务是买马,与北地边市最大贸易商品马匹息息相关。
    第三,太仆寺有钱。
    但是现任这位太仆寺卿艾穆听了后,毫不客气的说:
    “不要以为他人看不出来,你这等祸国之人休想侵夺或者吞并太仆寺之权钱!”
    林泰来:“.”
    什么叫话不投机?这就是了!
    于是林泰来转身就走,来到隔壁左堂,拜访太仆寺少卿赵卿。
    察言观色一番后,林泰来发现赵卿对待自己的态度比较热情。
    便直言不讳的对赵卿问道:“你们正堂那个姓艾的老头是什么来历?”
    赵卿果然非常积极的回答说:“艾太仆乃是嘉靖四十年的举人出身”
    “只是举人?”林泰来有点意外。
    众所周知,在大明中后期,能以举人身居高位者,无不是狠角色,比如海瑞。
    赵卿知道林泰来想了解什么,介绍说:“艾太仆入仕时在北直隶当教官,讲学于书院,赵南星出自他门下。”
    卧槽!林泰来立刻懂了,就凭这关系,就凭他能以举人功名当上太仆寺卿,妥妥的清流党人!
    这清流党人真是杀不绝!每每自己稍微不在京师一段时间,就总能冒出几个新上位的清流党人!
    他就不信了!看看今后到底是自己的刀快,还是清流韭菜长得快!
    赵卿又详实的介绍说:“后来艾太仆调入国子监任教官,与当时同在国子监为官的王锡爵相善。
    张居正夺情时,他上疏直言被责八十杖,用门板抬出后谪戍西北,当时也名震天下。”
    林泰来只能说,艾老头当年这八十杖挨得真值。
    在万历十一年以后,得罪过张居正就是最硬的政治资本,尤其是挨过打的。
    “不必再说了!”林泰来主动打断了赵卿,“回头让艾老头滚蛋,你升太仆寺卿,我调为太仆寺少卿,就这么说定了!”
    赵卿:“.”
    虽然他确实躺好了,但九元公你的姿势是不是有点粗暴?
    哎,他这样一个出身军卫小百户家庭的人,在士林真没什么人脉,有机会就必须要抓住。
    从太仆寺出来,林泰来终于没有再继续窜访其他衙门,拖着疲惫的身躯回了家。
    昨晚林泰来还接见了更新社的社员,但今晚就彻底闭门谢客,谁也不见了。
    无论阁老、尚书、侍郎,所有邀请全部谢绝。
    只有一个身形也颇为强壮的四品官员竟敢硬闯林府,成为当晚的最大新闻。
    但更令所有人震惊的是,此人居然还成功了,逼得林九元到大门接客。
    这位只比林九元矮一头的中年官员拍着林泰来的肩膀,一口一个小老弟。
    “淡了,感情大抵是淡了。”中年官员的脸上饱含沧桑,仿佛已经看穿了人情世故。
    “小老弟现在是九元真仙了,我这种连诗词都写不明白的庸人,终究是被嫌弃了。
    也是我多此一举了,或许我今晚本就不该来。大门就在这里,不给我开门,我又能怎样?”
    王之都,原苏州浒墅关税使、苏州新兴社团势力林泰来的强力保护伞。
    不但给林泰来提供了关吏身份,庇护林泰来安全度过发展前期。
    还委托林泰来新设、经营木渎分关,为林泰来原始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
    后被迫调往“偏僻”还离家远的九江关,为林泰来与湖广粮商袁家的跨区域粮食生意保驾护航。
    再后来,偶然立下抓捕逃窜反贼的军功,不情不愿的就地升为九江知府兼兵备道副使,继续为跨区域粮食生意保驾护航。
    今晚,这位林泰来的前保护伞出现在了林府大门外,迫使林泰来接客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