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稳的二三月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殿试,朝廷各方面都有需要稳定的共识。
    第三就是九元真仙不在京师,朝廷少了一半乱象之源。至于另一半是谁,为人臣者不敢说。
    敲定了关于江南钱粮和倒查风宪官两项工作后,又有一个紧急问题摆在了新内阁班子面前。
    二月初九就要开考,哪位阁老去当主考官?
    放在往年,阁老肯定都想去,收两三百个门生美滋滋。
    但就今年这形势,刚上任的大家最需要的是争夺和巩固权力,都不想去当主考官。
    本来就是新人,再去贡院里关一个月,等出来时,连热乎的都吃不上了。
    在阁的张位和李春一致提议,主考官本就是按照阁臣排名次序轮流,赵首辅恰好又没当过主考官,今次就当之无愧。
    而赵志皋又不傻,没好气的说:“你们是当真的?我若被锁入贡院,这合适吗?
    到时内阁只剩下你们两个才入阁几天的新人,这是对朝廷的极度不负责任!你们连票拟怎么写都还没熟练吧?”
    张位和李春对视一眼,又立刻推荐了对方,先把对方送进贡院再说。
    这样两个竞争次辅的对手里,一个还在路上,另一个被锁进贡院,自己这个月岂不就成了事实上的次辅?
    先形成事实习惯,再“正名分”就更容易了。
    于是李春说“张新建年高德邵,适合当考生榜样”,张位说“李富顺学富五车,科名优异,适合为考生表率”。
    其实首辅赵志皋也不知道该优先打压谁,张位作风态度强势,还接受了部分申时行遗产,而李春则有清流党人支持。
    最后赵志皋拍案道:“你们两人抽签!”
    结果是李春抽着了当去主考官,奏报皇帝后,次日李春就骂骂咧咧的被送进了贡院并且锁起来。
    毕竟考试二月初九就要开始了,主考官再不进贡院就来不及了,还好给了一晚上时间与外界沟通。
    众所周知,嘉靖朝以后,科举形势和政治形势往往是息息相关的。
    比如上次科举,来自南直隶的许国当主考官,会试第一就是同样来自南直隶的林泰来。
    本时空已经出现了巨大的蝴蝶效应,政治形势和原本历史上的万历二十年截然不同,科举考试也就相应的受到了影响。
    二月底出了会试榜,第一名会元是来自山西蒲州的韩爌,他岳父就是原首辅张四维。
    当然,韩会元这个会试第一的荣誉,与已故岳父张四维、连襟亲戚杨俊民、本省同乡王家屏等人一点关系都没有,与王家屏推荐入阁的主考官李春更是没有关系。
    三月份殿试,在皇帝缺席的情况下,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名次出炉。
    状元还是原首辅张四维的女婿韩爌,榜眼翁正春,探花则是原首辅顾鼎臣的孙子顾天埈。
    另外,林府门客、历史上的“白须儿首辅”顾秉谦在十几年会试不第后,这次终于中了。
    顾秉谦这次也是拼了老命,去年以门客身份陪伴着林大官人返乡后,几乎过家门而不入,十一月份立刻又冒着寒冬天气北上赶考。
    所幸功夫不负苦心人,这次终于金榜题名了。
    当万历二十年壬辰科的金榜名单传到苏州时,林大官人极其无语。
    大手胡乱搅乱了棋盘,然后他朝着棋盘对面的申时行抱怨道:
    “我说过,每每我不在京师,朝廷就要出点问题,前辈你还不服气。
    你看看这次科举,居然让这个叫韩爌的连中会元和状元!真就离谱!
    我大明连续夺取会元和状元的人多么罕有,怎么可能随便就让这个韩爌巧合了?”
    申时行:“.”
    你在抱怨别人同时拿下会元和状元太离谱之前,能不能先想想你自己为什么叫九元真仙?
    林大官人掷地有声的说:“我的会元和状元都是凭自己本事拿下的!我问心无愧!”
    对“凭本事”这个词,申首辅居然无力反驳。
    确实都是凭本事,会元是靠与主考官许国心理博弈的本事,状元是靠深度解析别人名字的本事。
    申时行又盯着被搅乱的棋盘,不满的说:“一个状元而已,又能影响你什么?
    总不能你拿过状元了,就看不惯别人也拿吧?你是不是输不起?”
    林大官人叹道:“前辈啊,你退下来了,敏感性也没了。
    你难道没觉察到,他们清流势力让韩爌连中会元和状元,分明是要故意造神吗?
    先弄出这么一个半吊子新神,然后可以大肆吹捧,在名誉上与我这九元真仙对冲。”
    申时行有点好奇的说:“你总是能看看名字,就能说出此人的立场,难道你真有什么测名字的相术?”
    “天机不可外泄。”林大官人说。
    在历史上,这位韩爌可是个东林党“名宿”啊,当过首辅的。
    此人也挺能活,一直活到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