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子侄们的教育问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今天沧浪亭林府也是张灯结彩,全家老少男女齐聚一堂喜气洋洋。
    林泰来进门后,便看到自家父母、兄长、妻妾、儿子全都在等着。
    而后就传话出去,今天和明天林大官人不见外客,只和家人团聚。
    林泰来与父母见过礼后,又接受妻儿的拜见。
    如今在苏州的三个儿子里,林九一和林九五都已经六岁,嫡子林双喜也有三岁了。
    看着逐渐长起来的三个儿子,听着稚嫩的童声叫爹,林泰来恍恍惚惚,瞬间感到自己失去了一种叫少年感的东西。
    夫人王十五趁机对林泰来说:“九一和九五这哥俩已经六岁,眼看过了年就是七岁,也该到了发蒙的岁数了。”
    虽然这两个孩子不是王十五亲生,但作为正房主母,有些事情还是要她出面操心的。
    而且必须要更加上心,不然就会被别人说闲话。
    听到刚进家门,还没来得及久别胜新婚,话题就开始转向孩子教育问题,林泰来又恍惚了。
    自己不但已经失去了少年感,中年感还正在快马加鞭的赶过来.幸亏不用考虑买什么学区房的问题。
    王十五只感觉莫名其妙的,怎么夫君进了家后动不动就发呆?难道被外面野女人勾走魂了?
    她忍不住轻轻推了一把林泰来,“夫君你倒是发句话啊!”
    林泰来回过神来,看了看旁边的范娘子和黄五娘,问道:“你们怎么想的?”
    但这两个半文盲能有什么见解,只能听凭林泰来做主。
    林泰来又对王十五问道:“那你考虑过怎么安排了没?”
    王十五答道:“想在林府做授业先生,一是要才华、品德俱佳;二是尽可能长期教学,保证连贯;三是有一定背景为佳。
    在先前本打算,让我那兄长在府衙视事之余,顺带教导两位哥儿。
    怎奈突然遭遇丁忧,他返回山东去了,便只能另寻名师。”
    山东新城王家科举向教育实力强大,原府尊王之猷水平自然没有问题,但赶上丁忧回老家就没法了。
    而后王十五又继续说:“在苏州本地又寻觅了一遍,相中了一位老先生,乃是翰林出身,真正的德高望重,同时书画水平极高,如今居家赋闲。
    而且这位老翰林为人忠厚不善于治生,搞得家里宅园荒芜,正是缺钱的时候,不然没可能请得动。”
    林泰来诧异的说:“竟然还有这样的人?”
    看看张凤翼、文元发、张幼于、王老登等人,对苏州的士风林泰来还能不清楚么?
    在这种大环境下,居然还有能把自家整破产的翰林,也真是异数了。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实锤了为人厚道。
    王十五又介绍说:“此人乃是隆庆二年进士,同届庶吉士中年龄最长.”
    林泰来顿时感觉耳熟,连忙问道:“莫非此人叫韩世能?”
    王十五并没有感到奇怪,毕竟夫君现在也是翰林圈子的人物,“看来夫君也听过,对于这样的人物,必须要夫君亲自登门邀请。”
    林泰来便道:“不用想了,他已经被首辅举荐,要起复为庶吉士教习,说不定还要加礼部侍郎官衔!”
    王十五大失所望,“为了两位哥儿,妾身好不容易才精心选中了这么一个老师,又是白费心思。
    如今以我林家的门第,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来教导林氏子弟的。”
    林泰来忽然想起什么,转头就吩咐说:“让高长江代表林府,立刻去给韩老前辈送程仪!五百两!”
    若韩世能当了庶吉士教习,在这届庶吉士的去留分配上,就具备了一定话语权,五百两银子并不贵。
    其实对儿子们的教育问题,林泰来更想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多灌输点“先进思想”。
    但是这两年都是东跑西奔南征北战的,孩子又太小,实在不适合跟随自己,所以只能过几年再说。
    至于现在,林泰来觉得随便找个老师教教基础学识就行了。
    所以林泰来就尝试着对王十五说:“这哥俩不妨先由夫人亲自教导识字,等过上几年,便送到横塘学院去,进行更全面教育.”
    “不行!”“不行!”“不行!”王十五、范娘子、黄五娘不约而同的说。
    林泰来:“.”
    夫妻之间的教育理念相差这么多吗?
    王十五好像比范娘子和黄五娘两个亲妈更气愤,对林泰来指责说:
    “两位哥儿都是夫君你的骨血,怎能因为嫡庶之分而厚此薄彼?
    不延请名师传道授业也就罢了,怎能扔到横塘学院,与那些底下人厮混,学那些旁门左道去?”
    还有一层意思,王十五没有明说。
    如果把两个庶子送到横塘学院去放养,那她这个嫡母在别人眼里,岂不成了心胸狭窄、不能容人的主母?
    林泰来深深的叹口气,即便自己搞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