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和人格力量,在钟望洋的心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分量。
一个秋雨绵绵的下午,钟望洋将厚厚的《少年犯》手稿仔细的包好,撑着一把旧伞,踏着湿漉漉的梧桐落叶,步行来到了武康路113号巴金的寓所。
巴金先生精神尚可,但是身体明显带着病后的虚弱。他热情的接待了这位冒雨前来的老友,声音温和而带着关切地说道:
“望阳,什么事让你冒雨跑一趟?”
钟望洋没有过多寒暄,直接拿出了包裹严实的手稿,神情郑重的说道:
“巴老,打扰您休息了。我这里收到一部投稿,题材......很特别,叫《少年犯》。我看了,觉得......非常好!好的,让我坐立不安,想请您帮忙看看,给我掌掌眼!”
“《少年犯》?“
巴金接过沉甸甸的稿子,眼中也闪过一丝诧异,随即化为浓厚的兴趣,应声道:
“好,我看看。”
接下来的几天,巴老不顾身体病弱,在书房里,在窗前的躺椅上,就着台灯的光,认真地,一字一句地阅读着《少年犯》。他的表情时而凝重,时而叹息,时而又微微颔首。
这些天钟望洋每天准时准点来到巴老的住所,守在一旁,安静的等待着,心中七上八下。终于,在一个傍晚,巴老放下了最后一页稿纸,长长的吁了一口气。他摘下了眼镜,揉了揉疲惫却闪着光的眼睛。
“望阳啊……”
巴老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充满了力量,轻声道:
“你坐立不安是对的,这样的一部作品,谁看了心里能平静?”
钟望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有些忐忑的看着巴老,试探着问道:
“巴老,您觉得怎么样?”
“好!”
巴金斩钉截铁的说道,眼神中满是毫不掩饰的赞赏:
“写的非常好!有胆识!有深度!”
巴老拿起稿子,指着其中描写方刚内心挣扎、冯志学深夜谈话、沈金明在劳动中找到自我价值,暴连星最终被揭露惩罚的段落,一一点评道:
“你看这里,他把少年犯的迷茫、痛苦和那一点点未泯的良知写的多真啊!不是脸谱化,是活生生的人!
冯志学这个管教干部写的好,他不是高高在上的训导者,是真正理解,关心、引导迷途者的灵魂工程师,这才是改造的意义!
这部作品,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暴露伤痕和控诉上,它深刻的挖掘了犯罪的根源、家庭的缺失、社会的漠视、教育的错位,还有青少年自身心智的不成熟。
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在困境中,人性的挣扎和向善的可能!它写的是救赎!是希望!是光!
望阳,这部作品的价值,远不止于文学性,它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告诉社会,这些失足的孩子也是受害者,他们需要的是教育,引导和挽救,而不是简单的唾弃和毁灭!它呼唤的是一种深沉的人道主义关怀!”
巴金的语气越来越激动,他目光灼灼的望着钟望阳。钟望阳听着巴金发自肺腑的评价,连日来的纠结和压力仿佛找到了宣泄口,眼眶不由得湿润了,急切的问道:
“巴老,那您觉得......《魔都文艺》能发吗?刚复刊就发这个,风险可是很大的呀!”
巴金沉默了片刻,目光再次落到那份凝聚着叶晨心血的手稿上,仿佛在掂量它的分量。最终,他抬起头,看着钟望阳,眼神异常坚定地说道:
“望阳,我们办刊物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发出这样的声音吗?不就是为了推动社会思考,呼唤良知吗?”
说到这里,巴老的语气顿了顿,语重心长,带着一种近乎预言般的肯定,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这部小说,是真正的文学!它直面现实,挖掘人性,传递希望。如果《魔都文艺》因为顾虑而放弃了它,将来......一定会后悔的!”
“一定会后悔的!”这六个字,像洪钟大吕,重重地敲在钟望阳的心上!
窗外,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一缕夕阳的金辉穿透云层,恰好落在,巴金手中的稿纸上,将“少年犯”三个字映照的格外清晰。
钟望阳看着那金色的光芒,又看看巴金那充满信任和鼓励的眼神,连日来压在心头的大石轰然落地!所有的犹豫、彷徨、顾虑,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他站起身,郑重地从巴金手中接过那份承载着希望和重量的稿子,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却无比坚定:
“巴老,我明白了!谢谢您!《魔都文艺》复刊第一期,《少年犯》发定了!”
走出巴金家的小楼,秋风带着雨后的清新拂面而来。钟望阳抱着稿子,步履轻快而坚定。
他知道,他抱着的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簇在时代转折点上点燃的火种,一个即将震撼文坛,引发深思的声音!
他仿佛已经看到,这部来自黄土高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