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与日军血战,却伤及无辜百姓,大肆抢掠的事情,果然传的沸沸扬扬。</br>关外三省总督徐世昌,也通过吴禄贞确认了此事。</br>他忧心忡忡:“赵炭工原也懂得审时度势,顺应潮流,怎地做出这令国际忧愤之举?招来一时之谤?”</br>吴禄贞给他的回复是——刘永和之死,令赵炭工耐心尽失,不愿再兼收并蓄。此外,赵炭工武力之强盛更甚从前。身怀利器,必生杀心……</br>……</br>鲁-迅拿着报纸,气咻咻的找到弟弟周作人:“你写的什么东西?”</br>周作人皱眉,接过报纸看了看,上面有一篇他撰写的文章,谴责赵传薪不该在文明社会,用抽筋扒皮的方式对待敌人,不该残忍杀害韩国无辜百姓云云……</br>说的斩钉截铁,言辞铿锵有力。</br>周作人放下报纸,淡淡道:“这有什么,我说的都是事实。”</br>鲁-迅气愤道:“那你可知道,刘永和为保延边而奋斗数年,却被远野贵树虐杀?怎么,日本人杀得我们,我们就不能还击?”</br>“还击可以,但杀人不过头点地。”周作人不服道:“那赵传薪竟然活扒人皮,听说还活生生掰下了远野贵树的下巴,这简直与禽兽无异……”</br>“你……”鲁-迅眼睛眯缝着看着弟弟:“你撰文不是常用的笔名。说,是不是有人出银子雇伱写的?”</br>周作人心跳加速,但语气坚定:“没有,不过是我肺腑之言罢了。”</br>对赵传薪在图们江对岸所作所为口诛笔伐的国内公知属实不少。</br>除了国内知识分子,甚至还有洋人发文。</br>延边地区的战事,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br>日、英、德、俄、比、法、奥匈、意、西班牙等国家联合发声,要求海牙军备限制委员会,限制乃至解除赵传薪武装,还世界一个太平,还各国百姓安居乐业的权利。</br>美国因为与赵传薪结盟,在关外遏制日本扩张,所以不在此列。</br>几个国家要求荷兰发声,被首相简·西姆斯科克和女王威廉明娜拒绝。</br>国内收到消息后,百姓哗然。</br>我焯,慈禧那会儿单挑八国,被按地上摩擦。</br>赵传薪这次要引得九国联军来犯?</br>百姓是最容易被煽动的。</br>起初他们认为赵传薪在韩国边境三地所作所为解气,不但让日军望风而逃,甚至背水军已经驻扎过去。</br>当初清军被赶出韩国后,韩国一直被日本霸占,现在风水轮流转了。</br>但报纸上铺天盖地抨击赵传薪,加上九国联合发声,百姓的矛头调转,对准了赵传薪。</br>“老赵家竟出屠夫,赵尔丰被称为人屠,依我看,赵传薪有过之而无不及。”</br>“屁,两人不可同日而语。赵尔丰杀的是自己人,赵传薪杀的是外人。”</br>“有什么区别?杀人者人恒杀之,此时他杀日本人韩国人,保不齐回头人家就杀咱们。”</br>“呵呵,你不杀他们,他们难道就不杀你?就像沙俄,当初在关外江东六十四屯,杀的咱们精奇里江都染红了。我看你们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这才几年呢?依我看,再过個百来年,说不定你们要把那贪婪的毛子给供起来,当做知己才好。”</br>“你懂什么,现在九国联合发声,你看那赵屠子要怎地解决?”</br>……</br>“大人,按你说法,这是有人,有人带节奏哩……”崔凤华拿着一摞报纸给赵传薪看。“我估摸着,多半是清廷干的好事。”</br>赵传薪离开胪滨府太久,不得不回来处理公务,稳定人心。</br>他太忙了。</br>于是一把推开报纸:“起开。”</br>崔凤华却没走,说:“大人,外面有几路记者,等着采访你。”</br>赵传薪头也不抬:“让他们等着,中午我抽空过去。”</br>胪滨府各项目已经动工。</br>各种招标大会,各种动工。</br>电车项目已经开启,胪滨府银行已经营业,公路开始修建,胪滨府歌剧院地基填埋完了,各种厂子已经有所产出,而互联网却还没来得及开始……</br>赵传薪不在这段时间,姚佳代为批阅公文,否则工作都没办法展开。</br>赵传薪回来,审阅过去处理完的公文,连带着处理姚佳不能决断的事情。</br>中午,赵传薪伸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