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讨卵嫌(2)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就明白这里面的事了。
    大明朝南北之隔,依旧尚在。
    以他为例,他也是进士出身,正儿八经的仕途应该是翰林侍读,庶吉士等清贵官职一路上去。
    可偏偏这种读书人都梦寐以求的清贵跟他没关系,就是让他选不上!
    因为这朝中,南方读书人就是比他这个河北人吃香。
    他还记得当初刚入仕时,曾有上官半开玩笑的说,也就是太祖高皇帝一统天下了,不然你这河北人就是敌国之人。
    “人这辈子,不招人妒是庸才....”
    茹瑺又笑道,“谁这辈子还不遇上几个小人呢?尚德,你是头一个,太子爷监国之后皇上钦点的,前程远大呀!”说着,又笑道,“好生做,做好了咱们兵部也脸上有光....”
    世间,任何事都不是无缘无故的。
    王骥明白,尚书大人之所以这么对他和颜悦色,甚至隐隐有回护之意,就是因为他的身份。
    他日后是东宫的人了,万一在太子爷身边得宠了。
    那么日后当兵部面对五军都督府那个婆婆的时候,也能多仗几分腰杆子。
    忽的,外边陡然传来一阵喧哗。
    像是从隔壁传来的,喧哗不止。以至于连安静如水的兵部,都跟着嘈杂起来。许多官员,不由得探出头朝外张望。
    接着,一阵问好之声此起彼伏。
    ~
    “阁老!”
    “见过阁老!”
    “李阁老....”
    面无表情的李至刚,扶着腰间的玉带,缓缓走入兵部。
    “这个讨卵嫌的老官子....”
    茹瑺见李至刚入内,心中忍不住用老家话骂道。
    ~~
    “李阁老....”
    骂是骂,但茹瑺还是要主动见礼,谁让他官低半级呢!
    “茹部堂...”
    李至刚的声儿,忽的声若洪钟,跟以前半死不活的截然不同。
    “明日老夫就要奉圣命出京,巡查京杭大运河....”
    “那跟老子有卵关系?”茹瑺心中大骂。
    就听李至刚继续道,“你得给老夫一张手令....”
    茹瑺一怔,“什么手令?”
    “节制运河两岸诸军卫所....还有漕运总兵陈瑄的令....”
    茹瑺又是一愣,“您要节制驻军做什么?”
    “本钦差做什么用得着告诉你吗?莫非,要跟老夫去御前打官司?”李至刚冷笑。
    “我曹你祖奶!”
    茹瑺心中骂一句,面色冷峻,“兵部主管官员调动,驻军的事要知会五军都督府.....皇上还要下旨...”
    说着,他又是一顿。
    因他已经看到,李至刚掌心之中,一面金牌。
    正是皇上御赐的钦差节牌。
    “老官子....”茹瑺心中再骂。
    李至刚环视一周,目光所至之处,无人敢抬头。
    他颇有些志得意满,兵部的威风耍够了,下面是工部了。
    你们那些穷措大,修个河都修不明白,能不能不干,不能干闪开.....
    但下一秒,他发现一个后生,正直勾勾的看着他。
    “汝何人?”李至刚问道。
    “下官兵科给事中王骥.....”
    “无名之辈....”
    李至刚心中不屑,但随即再度扭头,“年底户部盘点边镇军饷....曾上书削减大同茶引盐引的王骥就是你?”
    “正式下官.....”
    李至刚正色道,“大同边镇的茶引等早有定例,为何削减?你是兵部的人,为何不帮那些丘八说话?”
    王骥正色道,“国朝的茶引盐引等是为了让商人去给边镇运粮用以酬金之故,但是现在以大同为例,边镇根本就不缺粮....”
    “而朝廷批准的茶引盐引等,被当地守将高价卖给商人。商人再利用跟蒙古互市之机,走私盐茶卖给蒙古人!是以,必须削减....”
    “至于您说下官为何不帮边镇的武将说话......下官不是不帮他们说话,下官是大明的官,自然要为大明基业说话!”
    “好!”
    李至刚点头,眼睛一亮,再看看王骥,又看看茹瑺。
    “看个卵呀....”
    茹瑺见李至刚的眼神落在自己身上,心中忍不住骂道。
    “是个人才!”
    李至刚赞一声,“每年茶引盐银,白花花数十万银钱的利,都让边关的丘八们给吞了!这事,长个眼睛就能看得到。可偌大的兵部,竟然没人敢说.....”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