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新发现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夫坦克制造厂主任设计师、少将工程师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
    边上的都没有说话,因为科金同志一脸严肃、一言不发在基洛夫工厂,科金的权利要比厂长和党委会都要大!绝对的权威!
    更不用说他还是伏洛希洛夫元帅的‘女’婿。
    一辆汽车驶近停下,从后座上下来一名身穿少将工程师***的中年军官,这就是今年44岁的天才设计师科什金。
    “你好,米哈伊尔-伊里奇。”科金今天很大度,lou出笑容上前先伸出了手。
    “你好,约瑟夫-雅科夫列维奇。”
    两边的随同人员一阵寒暄后,两位主任设计师都显然不想‘浪’费时间,切入正题。
    “委员会要我放下手头所有工作来一趟列宁格勒,你看我这是最快速度赶来了,德国人的新式坦克在哪?”
    科什金边走边说,他指的“委员会”就是坦克工业人民委员会,那里发出的命令他只能接受要命的是科金还挂着个委员会副主任的头衔。
    科金带着科什金往边上的车间里走,“我们已经对一辆报废车进行分解,结果很让我担忧,特别是对于你的t34。”
    一群人一走进车间,科什金就看到车间中央一个庞然大物正在进行拆解,工人们正把一个巨大的炮塔用横车移走。
    “德国的虎式重型坦克,显然是最初型的试制型号。”
    科什金一眼就被眼前这个正被拆解的大家伙吸引住了,几步走上前看了起来。
    “约瑟夫-雅科夫列维奇,有没有得到它的基本参数?”
    先把个人“恩怨”放一边,看到坦克科什金脑子里就没其它东西了。
    一旁的科金都不用看记录本,张口就能报出来:“车体前方装甲有102毫米厚,炮塔正前方厚度135毫米,要比德军原来的中型坦克前部装甲板厚出不少,相较之下新式四号改进型坦克的车身前部装甲也只有80毫米,炮塔正前方只有57毫米。”
    科金走到车体侧面,“这是个怪物,两侧装甲和背面一样厚,都是82毫米,这样的厚度应该能够在正常‘交’战距离抵挡住我们的绝大部分穿甲弹。”
    指了指正被移走的那个炮塔:“炮塔还有个宽大的长方形护盾,厚度达到135毫米,和后边102毫米厚的炮塔装甲是正面重叠的,穿甲弹想从正面贯穿它的炮塔几乎是不可能的!”
    说着对边上一名技术员说:“让横车把那个炮塔放下来。”
    “是,主任。”技术员立刻跑去横车‘操’作室。
    “车顶的装甲厚度在25至40毫米之间,我们的目前主要装备强击机的23毫米航炮用穿甲弹,要想斜向击穿它的顶装甲非常困难,据我所知,配备mП-6航炮最新式的穿甲燃烧弹在400距离上对装甲板的理论穿透值是25毫米,对付它很困难。”
    近点穿透能力会强些,但相对的大角度下钢板厚度等于更厚了!
    科什金正低头仔细查看一道切割缝,听到科金的话说:“那比我们已知的任何其它国家的重型坦克顶部都厚,都赶上四号坦克侧面装甲厚度了。”他作为一名设计师,立刻看出些名堂:这辆坦克的装甲用的是蚁连接形式,结构‘性’能非常好,这些焊缝的质量也很高!看来德国工人的技术一级‘棒’!
    他都已经站到坦克车体上头去了,拿出随身的一把小刀,试着刮了刮钢板,得出的结论是它非常坚硬!
    科什金的小刀可是很有讲究的,硬度能和三棱刮刀相比。
    看到科什金的举动,站着的科金说:“我们已经做了钢材‘性’能测试,合金钢,说实话比我们基洛夫工厂出的装甲钢板还要更加坚韧些!”对于这点科金不用自欺欺人,科什金的心理也清楚哈尔科夫的钢板同基洛夫工厂生产出来的属于半斤对八两,说不上粗制滥造,但绝没德国装甲钢的质量优良。
    科什金研究了一会德国坦克的车体,脑子里不停地在考虑自己的t34如何才能摧毁这个钢铁怪物!
    “难!技术上处于劣势!至少防护上没得比。”
    抬头看到那个炮塔给放了下来,摆在车体后边粗大枕木垫起的台子上,工人们取下了上头粗大的钢缆。
    炮塔上那‘门’具有长长炮管的坦克炮非常显眼,“显然是是德军88毫米高‘射’炮的衍生型号,那些高‘射’炮给我们的坦克造成的麻烦已经够多的。”
    德国88毫米高‘射’炮使用穿甲弹平‘射’,就是对于“斯大林型”和早期的kb都是非常危险的,更不用说t34!还好,那些高‘射’炮自己没长‘腿’也没长盔甲,跑不过坦克、挡不住炮弹。
    这里有一个理论上的问题:炮弹出膛速度越高穿甲能力越强,其他数据似乎不影响穿甲能力。而实际上在实战中,其他的数据、比如炮弹的直径与装甲厚度的差值也决定了穿甲能力差值越高、穿甲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