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另外,霹雳-4GG项目样品已经生产出来,却没有搭载的战机用于测试,刘书记最好跟112厂以及601所沟通一番,让他们加快对搭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歼-8IIB战机的调整……这方面,学校没有资金……”
...
1999年春天,李婷再次踏上了前往西北的列车。这次的目的地是甘肃兰州,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农机使用进入高峰。李婷此行的任务是调研西北地区农机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特别是干旱、风沙、昼夜温差大环境下农机的运行与维护问题。
随行的依旧是王建国和林晓雯。三人一路上讨论着西北地区农机使用的特点,尤其是小型拖拉机、播种机、秸秆粉碎机在干旱、风沙、昼夜温差大条件下的运行状况。李婷特别关注的是这些机器在风沙环境下空气滤清器堵塞严重、发动机磨损加剧、液压系统油液污染等问题。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沙大,昼夜温差明显,农机在作业时容易因空气滤清器堵塞导致发动机进气不畅,动力下降;部分农机因长期暴露在风沙中,导致液压系统油液污染,影响作业精度;更有不少农机因昼夜温差大,零部件热胀冷缩频繁,出现松动甚至断裂现象。”李婷一边翻阅着农业部下发的《农机安全巡检报告》,一边说道,“我们要提醒各地农业部门,重视农机在风沙环境下的安全使用,防止因设备老化或操作不当引发事故。”
林晓雯点头:“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兰州组织一次农机风沙作业安全培训?让当地的操作员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知识。”
王建国补充:“还可以在培训中加入一些实操内容,比如如何在风沙环境下更换空气滤清器,如何清理液压系统油液,如何在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下进行日常维护。”
抵达兰州后,当地农业部门热情接待了他们。李婷一行人立刻投入到调研工作中。他们走访了兰州周边的多个干旱地区,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风沙侵袭,许多农机的空气滤清器频繁堵塞,导致发动机动力下降甚至熄火;部分农机因液压系统油液污染,导致操作不灵,作业效率低下;更有不少农机因昼夜温差大,零部件频繁热胀冷缩,导致连接件松动、轴承磨损严重。
“这可不是小事。”李婷在座谈会上严肃地说道,“农机在风沙环境下的运行稳定性问题,不仅影响作业效率,更关系到操作员的生命安全。”
她当即决定在兰州设立一个“农机风沙作业安全示范点”,由她亲自带队,组织技术员对当地农机进行专项检查,并开展农机安全操作培训。
“我们要让农民明白,农机操作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安全问题。”李婷在培训课上说道。
她亲自示范如何在风沙环境下更换空气滤清器,如何定期清理液压系统油液,如何在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下检查零部件紧固情况。她还请来几位经验丰富的农机维修师傅,现场演示如何处理突发的发动机进气不畅问题,如何在风沙天气下进行紧急维修。
“以前我们只知道怎么开机器,不懂风沙环境下的安全细节。”一位年长的农机操作员听完课后感慨道,“现在才知道,农机操作也要讲科学。”
培训结束后,李婷又带队前往甘肃的戈壁和丘陵地区,实地检查拖拉机和播种机的运行情况。她发现,由于长期在风沙环境下作业,许多农机的发动机磨损严重,空气滤清器更换频率高,而操作员对此缺乏基本的维护意识;更有不少农机因长时间停放在户外,导致零部件锈蚀、密封件老化。
“这不仅影响作业效率,也增加了操作风险。”李婷一边检查拖拉机的空气滤清器状态,一边对王建国说道,“我们要推动各地农业部门,建立农机在风沙环境下的操作规范。”
王建国点头:“我们可以和农机生产厂家合作,推出‘风沙农机安全操作手册’,指导农民正确使用农机。”
李婷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在兰州召开了一次农机生产企业座谈会,邀请了多家农机制造商参加。她在会上提出,农机安全不仅靠使用,更靠规范操作,而规范的关键在于制定适合风沙地区的操作指南。
“我们希望各厂家能够配合农业部门,制定适用于风沙地区的农机操作规范,确保农机安全运行。”李婷在会上说道。
几家农机制造商当场表示愿意配合,并提出可以提供“风沙农机安全操作培训课程”,帮助农民掌握正确操作方法。
这一举措很快在甘肃试点推广,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农民们纷纷表示,掌握了风沙作业技巧后,农机操作更加安全,事故率明显下降。
回到北京后,李婷向农业部提交了《关于建立全国风沙农机安全操作规范的建议》,并附上了在甘肃试点的成功经验。农业部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专家论证,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一规范。
“农机安全,不仅要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