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畿东路诸州府县官员,风闻言听,有直奏官家之权。
想当监察官员并没有想像中那麽容易,首先人选任用方面,监察府从汴京数千名官员里挑选,优选之人先看人品和官声,再考察性格,最后还要接受监察府各种明里暗里的考验。
幸好刘泽宁品行过硬,监察府对他的一系列考验他都挺过来了。
其中最艰难的莫过于权力,钱财和美色的考验,据说考验的内容是皇城司的人出的题,他们会在自已放松心情,毫无戒备的情况下,猝不及防地开始。
比如有人突然找到他的家里,悄悄在他家前堂堆满了钱财,然后告诉他,只要将来当上监察官员后,对某人行个方便,甚至都不需要他担任何风险,这堆积如山的钱财便完全属于他了。
比如友人邀他进青楼,酒至半酣之时,绝色倾城的花魁娘子附在他耳边,软语温香地恳求他帮忙给某某官署打个招呼,捞个人出来等等。
刘泽宁不是圣人,但他有自己坚守的底线,而且为人非常正直,不然当初赵煦请他修改史书,他也不会断然拒绝。
皇帝的面子他都可以不给,别的诱惑自然很难让他妥协。
所以刘泽宁安然通过了监察府的考察,直到最后李清臣含笑告诉他,所有的一切不过是监察府针对他设下的关卡,其中任何一道关卡里,但凡他犹豫了,答应了,那麽他这辈子都不可能进监察府。
刘泽宁知道后恍然大悟,然后不觉冷汗潜潜。
李清臣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如果刘泽宁没抗住这些诱惑,那麽他这辈子不仅进不了监察府,就连他如今的校书郎官职恐怕也保不住。
或许只能当个末品的寄禄官,一辈子守看那点饿不死的微薄俸禄庸碌终生。
支撑他通过这些猝不及防考验的,是他个人多年未变的正直人品。
而这,便是监察府选人的关键条件。
刘泽宁通过考验后,监察府首官韩忠彦亲自签下任命文书,将他任为京畿东路巡察使,从此以后,刘泽宁便成为正式的监察官员。
不过刘泽宁很清楚,哪怕是进了监察府,他也不能高枕无忧。
监察府对属下官员的考验,是终生制的。
也就是说,没准哪天突然又有考验来了,这种考验让人分辨不清真假,而且一环套一环,除非人品真的过硬,不然品行不端,性格不坚定的监察官员很难通过。
此刻的刘泽宁坐在摇晃的马车里,他瑟缩着肩膀,双手都快插进面前的炭炉里了。
旁边的中年人倒是没那麽怕冷,看着刘泽宁的模样,中年人呵呵一笑。
「读书人真是——-你们除了读书,难道平日不熬练一下身体的吗?身子这麽弱,别到时候差事没办成,人却活活冻死了。」
刘泽宁一滞,抬头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
这个说话不好听,没遮拦的中年人,跟他不是一个系统,人家是皇城司属官,名叫「
赵信」。
据说这位赵信当年跟随过官家,在宋辽交战那两年里,赵信也曾为官家立过不少功劳。
后来官家登基,封赏天下,赵信原本应该晋升调任的,可这家伙不知是不是脑子进了水,听甄庆说要把他调出皇城司,也许要去地方上当个知县,赵信急得跳了起来。
人在皇城司正堂房梁上悬了绳子,气急败坏地威胁甄庆,若要把他赶出皇城司,他就死给甄庆看。
明明当知县是个肥差,论品阶的话,比赵信如今在皇城司的品阶高了两级,怎麽说都不算亏待他,偏偏赵信死活不答应。
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确实有了感情,死活舍不得离开。
赵信宁愿放弃这数十年难遇一次的升官机会,也不愿离开皇城司,甄庆拿他没办法,想到赵信曾经跟随官家,甄庆便将此事上奏赵孝骞。
赵孝骞听后不置可否,赵信毕竟是当年的老部下,人家死活不愿离开皇城司,赵孝骞还是要尊重他的意愿。
于是赵孝骞特意下旨,赵信留在皇城司,仍旧当他的勾押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