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赵孝骞听她选择了服软,也有些意外。
想到这个女人当年可是在后宫的户山血海里杀出来,才坐上太后的位置,这麽一想,就觉得通顺了。
这女人还是有城府的,不像寻常那些蠢女人一样一旦热血上头,就不顾后果,非要吵个天翻地覆。
向太后懂得在势弱的时候果断妥协,并且第一时间修补不愉快地道关系,仅凭这一点,她已比其他的女人强多了。
太后有城府,赵孝骞当然也有。
于是赵孝骞咧嘴一笑,语气温和地道:「刚才也是朕有点过激了,太后莫怪,回头朕让宫人给太后送去今年地方进贡的毫州丝帛,当是朕给太后赔罪了。」
向太后顿时露出了慈祥的微笑:「官家有心了。
目送太后离去,赵孝骞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收敛起来。
站在福宁殿外的廊下沉思许久,赵孝骞突然道:「老郑,召甄庆来见朕。」
半个时辰后,甄庆匆匆入宫勤见。
赵孝骞沉着脸,道:「皇城司帮朕查一件事—」
「请官家吩。」甄庆毕恭毕敬地道。
「朕要你查一查,太后本人,以及她的娘家外戚,名下有多少土地田产,其中向官府报了多少,隐瞒了多少,尽快查实,向朕禀奏。」
甄庆闻言吃惊地抬头,不敢置信地道:「太后指的是——宫里那位太后,向太后?」
赵孝骞露出危险的微笑:「当然不是,朕昨日一时兴起,在外面认了个野娘,打算把她封为太后,你先去查查她。」
甄庆愈发震惊,那表情简直如同五雷轰顶:「认认了个野娘?昨日的事儿?这,这是真的吗?」
赵孝骞咬牙,气得当即一脚端过去,怒道:「你特麽到底长没长脑子?太后!这天下还有几个太后?你特麽就算是只猴子,也该听得懂人话了。」
甄庆挨了一脚后,立马懂了。
官家这种喜欢把废话当真话的聊天风格,说真的,认识他好几年了,甄庆至今仍然无法适应。
于是甄庆打了个冷战,道:「臣这就去查!」
转身告退之时,甄庆只觉后背冷汗潜潜。
官家居然要查太后了,这里面到底牵扯了多麽激烈的宫闱斗争,自己和皇城司被扯进了这场风波里,将会是什麽下场?
因为「方田均税法」,朝堂乱成了一锅粥,宫闱的气氛也不对了。
赵孝骞与向太后闹得不愉快,不到两个时辰,郑春和便悄悄禀奏赵孝骞。
据庆寿殿的宫人透露,向太后从福宁殿回寝宫后,当即便摔碎了殿内所有的贡品瓷器,撕烂了所有的字画,就连无辜的宫人,也被她无故亲手扇了无数耳光。
赵孝骞闻报后冷冷一笑。
摔东西,扇耳光,这种泄愤方式很女人,
所以,向太后只是不得已的忍气吞声妥协,而不是真的知错了。
从她回庆寿殿后的举动来看,她应该是恨上赵孝骞了。
这种怨恨,大概不是纯粹的吵架和丢了面子,而是有更深的原因,赵孝骞猜测,「方田均税法」可能也触碰到太后或是她娘家外戚的利益了。
所以赵孝骞在向太后离开福宁殿后,立马便召来甄庆,让皇城司去查一查太后和她娘家外戚名下的土地田产。
赵孝骞也很好奇,自己究竟触碰到她家多大的利益,才会令她不惜当面与皇帝翻脸吵架。
赵孝骞与向太后的争吵没有外传,朝堂无人知道。
但朝堂对方田均税法的反对声,却愈演愈烈。
朝臣们越来越激动,奏疏里谏止的措辞也越来越难听,几乎满朝文武都对方田均税持反对态度,只不过激烈的程度不同。
而赵孝骞,仍然稳坐在延福宫里,对朝臣的反对声音视而不见。
方田均税是一定要执行的,这是赵孝骞的底线。
它触碰到朝臣豪强地主的利益,但反过来说,它何尝不也触碰到了大宋王朝社稷国祚的底线呢历朝历代亡国的原因,其实都由土地兼并而起,「方田均税」的存在,能有效地延缓甚至遏制民间的土地兼并现象,简单的说,它能为大宋的国祚续命。
站在天下苍生的角度,它也能保护底层百姓农民的利益,让农民有地可种,不至于被兼并土地后沦为流民。
所以,外面的反对声音越激烈,赵孝骞的决心越坚定。
方田均税法,将是大宋的基本国策,一定要推行下去,形成严格的制度。
为此,这一代死多少人,杀多少人,他都不在乎,哪怕被史书骂成暴君昏君,他也要做。
自古变法图强者,未有流血牺牲者。
若有,不如先杀贪官恶官,杀豪强地主。
朕就当他们为变法流血牺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