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一个下午,两人都在床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直到午后,萧迟处理完所有事,才到后宫去。
    小太子已经会走路,听到宫奴行礼的声音,站起来跌跌撞撞就往殿门走去,看到他父王,抱住他父王的腿。
    小公主出生时比弟弟大,现在反而没有弟弟快走路,只会爬。
    但爬得贼快。
    手里小玩具一丢,就啪啪往前爬,抱住她父王另一条腿,攀着她父王的腿站起来。
    萧迟垂首,就看到一儿一女紧抱着他腿,分别仰着小脑袋儿望着他。
    此时此刻。
    此情此景。
    萧迟忽然就觉得,与敌党斗智斗勇,理朝政再......
    **一百零四**
    春棠在晨光中醒来,屋外传来清脆的鸟鸣。她披衣起身,推开窗,看见院子里李然正在修剪那株开得正盛的梅花。枝条间花影婆娑,像是谁在轻声低语。
    她站在窗前看了许久,直到张明远轻轻推门进来,递给她一杯温热的茶。
    “昨晚又收到几封投稿。”他低声说,“有一封是手写的,字迹有些颤抖,但很认真。”
    春棠接过信纸,展开一看,是一段关于五十年代一位乡村医生的故事。他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坚持为村民看病,甚至不惜冒着被批判的风险,偷偷救治一位被打成“右派”的教师。
    “这些故事……”春棠轻声说,“它们就像雪地上的脚印,一旦融化,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张明远点头:“所以我们要快点整理出来。”
    他们回到老屋的工作桌旁,沈明辉已经坐在那里翻阅资料。桌上堆满了稿件、旧笔记和几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个普通人的面孔,有的笑容灿烂,有的神情凝重,背后都藏着一段无法言说的历史。
    “这封来信的作者,是个退休的老工人。”沈明辉指着其中一封,“他说自己年轻时曾亲眼见过一场学生游行,后来被强迫写检讨,从此再没提起过这件事。”
    “现在他想说出来。”春棠轻声说,“哪怕只是写下来。”
    “对。”沈明辉点头,“他知道我们不会让他署名,但他还是写了。”
    春棠翻开笔记本,在空白页写下:
    >“沉默不是遗忘,而是等待有人愿意倾听。”
    >
    >“而我们,就是那个愿意听的人。”
    **一百零五**
    几天后,林婉清带来了一个新消息??有一位海外学者联系了他们,希望将《沉默者的声音》翻译成英文,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
    “这是一个机会。”林婉清说,“如果能在国际上传播,也许能引起更多关注。”
    春棠沉思片刻,问道:“这个人可靠吗?”
    “是我以前在留学时认识的朋友。”林婉清回答,“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多年,一直希望能找到第一手资料。”
    他们决定尝试。春棠亲自挑选了几章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交给对方翻译,并附上一封简短的说明信:
    >“这本书不是为了控诉,也不是为了审判。它只是为了让那些曾经存在过的人,不再被遗忘。”
    >
    >“他们的故事或许微不足道,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名字,都值得被记住。”
    信件发出后,他们开始等待回应。日子一天天过去,窗外的梅树渐渐落尽花瓣,新的嫩芽悄然生长。
    某天夜里,春棠忽然接到一通电话,是林婉清打来的。
    “好消息。”她的声音透着兴奋,“那位学者已经把第一章翻译完成,并且成功发表了!”
    春棠握紧手机,心跳加快:“真的?”
    “是真的。”林婉清笑着说,“而且反响很好,已经有几位国外的教授表示感兴趣。”
    春棠挂断电话,望向窗外,夜色深沉,却星光璀璨。
    她走到书桌前,在笔记本上写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只要有人愿意抬头看,黑暗就不是永恒。”
    **一百零六**
    随着作品在海外逐渐传播,他们也开始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回信。
    有位旅居美国的华人写道:“我是在图书馆偶然读到这篇译文的。读后泪流满面,因为里面描述的那位老师,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还有一位法国的学生留言:“虽然我对这段历史了解不多,但我从文字中感受到了真实的情感。我想了解更多。”
    春棠将这些留言一一保存,有时会在深夜独自翻阅。每一封信,都像是一颗种子,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悄悄生根发芽。
    “我们做到了第一步。”她在一次团队会议上说,“至少,有人听到了。”
    “但这还不够。”张明远补充道,“我们需要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并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发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