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上游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邹主席,我朋友前两天送了我两袋枫桥香榧,我和苏缘不吃这种炒货,觉得放着浪费,你可以尝尝,味道应该不错的!”
    “枫桥香榧啊。”邹东浦凑上前看了看,“你这又是送东西的,到时候不会让我上去讲话吧?”
    “那不会,你是专家,坐着点评我们的表演就行。”乔如夫顺着说,“到时候要是你能讲几句,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你的口才我们还不知道,越城区乐协里有几个说得过你啊?”
    “那都是准备好的东西,照着念的。”邹东浦笑道。
    “那水平也在的,不是谁都能在那么多人面前还能滔滔不绝地讲话的。记得我刚进越城区乐协的时候,你作为全区优秀文艺工作者上台发言,那时我在台下,感觉比你在台上讲话还紧张。回去后我就想,我这口才还得练。”
    “我看你现在练得挺好了!是不是一开口,他们都不敢说话了?”
    “没有没有,我就是带带他们,手头没什么权力,说白了,还是平民一个。”乔如夫自嘲。
    “你带人的水平可不低啊,大学那会儿是学生会副主席,工作后又组民乐团,我看你去市政府做常务主任更合适!”邹东浦开玩笑说。
    “市政府哪轮得到我来管啊?人家领导一发话,我就不敢回了。我最多管管那帮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邹东浦笑得快看不见眼睛了。冷静下来后,他忽的记起前几年参观鉴湖民族乐团时听到的琵琶独奏,于是问:“如夫,弹琵琶的,长得很高的那个还在你们团里吧?”
    “个子很高的那个,梁桐云是吧。”乔如夫大脑飞速搜索着关于梁桐云的所有信息。
    “哎对,就她。她现在是你们的首席吗?”
    乔如夫意识到说团里没有首席可以显得没面子,回道:“都是一帮年轻人,路长着呢。”
    “这话是没错,不过你要求也别太高,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吴玉霞的高度的。”邹东浦语重心长道。
    乔如夫不想笑,却还是咧了咧嘴。
    “你们团好几年没招人了吧,现在的还是老的那一批?”
    乔如夫说:“来了一个弹古筝的,叫潘春吟,绍兴本地人,你上次来的时候她还在考大学。”
    “哦哦,就招了一个啊?”邹东浦有些意外。
    “对,就一个。”
    对于乐团的人事安排,邹东浦不方便多说,于是回归正题:“行,我知道了。我打电话给老表,重新安排一下时间。”
    两人握手道别。
    离开邹东浦的住处,乔如夫意识到刚才的话提醒了自己。为了乐团的名声,他是该安排首席了。当初招人时没有招聘首席,是因为乐团的规模不大,成员大多又是年轻人。现在乐团要走上正路了,是该考虑安排首席的职位了。就乐团目前的情况而言,扬琴有他顶着,合奏时主音没问题,可惜除了他以外,没有特别出色的人。鼓、锣,打击乐部分的小宁和小寿这两个上虞老乡还行,只是他们的乐器很难独奏。二胡声部的小伙儿杜南北是常友泉的学生,也是杭师大毕业的,和琵琶声部的冯吉杏配合得挺默契,可一到独奏就如像有劲儿使不出,打动不了观众。冯吉杏的稳定性让人十分放心,可她对乐曲的理解能力似乎比同一批进来的演奏员差一些,在对乐曲的诠释上常常要别人提醒或指点,而且她在音乐上少了点自己的想法,所以在演奏时几乎没有亮点。作为绍兴文理学院的科班生,她是合格的,但如果作为演奏家,显然离合格还有一些距离。笛子声部的骆飞扬怀孕五个月了,情况还算稳定,估计年底之前就要休产假。也就是说,国庆的演出有可能是她今年最后一次重要演出。
    如果硬要从乐团这些人里选出首席,该选谁呢?
    潘春吟和梁桐云同时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