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龙潭虎穴,不能像在自家一样。
你也乖乖听话,在这不许较劲惹事啊。”他给钟剑屏打了个预防针。
“知道!”钟剑屏不耐烦的说。
赵立宽很有领导范道:“辛苦你了小钟,去休息吧,再不好听的浪咱们也得习惯才行。”
“你才小钟,我比你大两岁!”钟剑屏不满。
他笑了笑无所谓,浪越大鱼越贵,危险与机遇总是并存的,无法逃避那就面对。
.......
次日,赵立宽依旧按生物钟起个大早,给家里写封信,给媳妇和老丈人报个平安。
中午赵立宽带着亲兵去旁边的黄河大营内拜会神龙卫四厢都虞侯孔方,经通报后得见,他带了不少媳妇准备的礼物,也顺带问了关于郑王的事,问了王府位置,又请孔方帮忙转送拜帖。
像这种级别的人物,贸然上门是十分无礼的,人家也不会让进。
必须先上拜帖,主人如果同意后约定好时间才能去。
而且去不去见他心里也犹豫权衡了一下,听孔方口气他就明白,如今皇室的两位皇子关系应该不太融洽。
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死了,最年长的不是嫡子,但皇后养大的也说得过去。而嫡子年纪虽小,也有继承权。反正就是各说各有理。
他也担心过自己如果跟着郑王,万一几年后是卫王登基称帝自己不是惨了。
但他也很快明白过来,如果卫王真小心眼,人家郑王提名自己的时候他就记着了。
像他这个级别的武官没有机会决定自己命运的,人家一开口他就得来,人家不开口根本没他什么事。
现在在这瞻前顾后怕这怕那完全没有意义,只有努力进取,等他真累功做到跟禁军高级将领的级别,那样说不定两个亲王都要上赶着拉拢他,才有破局机会。
至于郑王为什么突然会开口提到他,赵立宽觉得可能是郑王听了他们在北方打的胜仗,突然心血来潮突然想赌一下。
他就随便提一嘴,等自己这些人来了,立功他也有功,不立功对他也没什么影响。
.......
第二天,他就收到郑王的请柬和口信,还是通过孔方带来的。
郑王没请他去府邸,而是冬月十二,让他去西城门外一处叫梅园的地方赴宴。
孔方进一步向他透露,那是郑王的私人园林,他们家也受邀请了,赵立宽也确认这孔方真是兵部尚书孔?的儿子,还是嫡长子!
而且听说京城不少达官显贵都受邀,说不定帝后都会去。
赵立宽心里更加懵,甚至有些不安,他真的有资格参加这种级别宴会?
孔方也善意提醒,让他记得去城里订做一套像样的衣服,这是私人宴会,穿官服去不合适,而且这种宴会不用带礼物,但事后按惯例要送到郑王府上,以谢招待。
赵立宽心里感激万分,他原本就想穿官服去的,如不是孔方提醒,到时他一个小官穿官服去,领导都是休闲服,既然显眼又丢人。
于是郑重感谢了孔方,又留人在营中招待。
.......
郑王府暖阁,热气腾腾,没有珠光宝气,金玉摆设,却多画卷书贴,竹简书籍。装饰看似简谱,却处处是千金之物,透露着书卷气息,着实算得书香门第。
这一点,郑王夫妇算是意趣相投,郑王妃乃是帝师之女,大儒之后。郑王也以才情卓绝,饱读诗书而闻名。
郑王妃一手正翻越着梅园宴会的名册,一手捏着两个精致雕花的核桃,不解问:“为什么这个小小团练使也要邀到梅园去?
侮辱我家门楣,三品官还有不够高迈不进去的,他一武夫何德何能,那可是个高清雅致的地方。
何不另择他日,让他到府里交代也就算了。”
郑王放下手中书卷,拍拍手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咱们把他叫府里关起门来做事谁还知道?我们凑出一万两来给他打仗不是盼他打得多好。
届时三省六部高官多在,父皇母后面前,大家都看着,咱们才是忠公体国为父皇分忧。
到时再想想大哥作为,他七八十万两买那些楼船排场,那才叫货比货.......”
郑王颇为得意,半躺胡床上悠然晃脑:“咱们不仅让他去,还要让他风光,客气接待,当场把白花花的银子摆出来,明明白白送到他手里,这样才叫尽心,才叫礼贤下士,为国家大事操心。”
“总觉得便宜他了,那可是一万两白银。”王妃还是有些可惜,手里的核桃轻捏着。
郑王看着他媳妇摇头好笑:“最初可是你想的主意。”
“谁想的都花钱.......”
郑王不以为意,“一万两算少了,要是用来支持禁军,那还不够三五日的军饷,丢进去连个水花都起不了。”
“要请你大哥吗?”
“当然,于情于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