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阶下囚+缓兵和谈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边正站着摇扇与同僚交谈的吴相公听到这开口:“献媚也要有媚可献,农怀林是叛军二号人物,拿他献媚多少人想也做不到。”
    右仆射王瑞也插了一句:“这话吴公言之有理。”
    “我不是那意思。”卫王心里恨着赵立宽,嘴上找补:“他直接杀了就成,省得费时费力。”
    “叛贼人人得而诛之,不过审一审问一问也好,说不定能问出许多消息。”王瑞道:“这也是陛下的意思。”
    “皇兄干嘛那么着急?他一个擒捆的囚徒,再是个人物还能翻出什么浪花。”郑王喝了口茶润喉:“难道他还和大哥有干系不成?”
    卫王嗤笑一声:“你说的哪里话,和我有什么干系,我不过关心家国大事罢了,顶多是关心则乱。
    倒是皇弟你,不是为兄说你,你虽好文雅风流,但身为皇子国事家事也要上心才对。”
    “多谢皇兄提醒,我的事就不劳烦你了。”
    两人正说着,外面传来声音。
    “陛下驾到!”
    众人连起身迎接。
    不一会儿,陛下进来,开口问:“你们商量得如何?”
    大伙看向几位宰相。
    宰相们对视一眼,随后吴光启出列:“陛下,臣等以为贼首可高调监押入城,使百姓知之,振奋士气。
    区区就缚之徒杀之易也,但其还有用处。
    聚三司审问,问清楚前线的机要军事。
    顺带也能问问他们为什么不忠朝廷,胆敢叛逆,或可为警示。
    当然,这些还全要等审问之后,弄清曲直原委才好定论。”
    陛下点头:“言之有理,难得活捉贼首。
    三司会审需要有人主理,你们谁愿来做这件事。”
    卫王脑子一转,不等别人说什么,立即道:“父皇,儿臣愿为父皇分忧。儿臣自荐主理三司会审。”
    陛下看向他,赞许点头:“嗯,这件事交由你来主理,不可懈怠。”
    “儿臣领命!”
    ......
    陛下走到桌前坐下,又招呼众人各自找椅子落座。
    随后才问起今天的正题:“这一个多月来前线的战报你们也看了,有什么想法。”
    说起这话,炎炎夏日屋里似乎更热了,大伙都有些燥热难耐,吴相公招手命人端来铜盆放在屋里角落,又倒上冰块。
    中书侍郎叶谷拱手说:“陛下,赵招讨不负众望,果决有谋,主动出击击败叛军,又累挫叛军兵锋,已扬我军威。”
    说完这些他话锋一转:“然据前线线人回报,叛军尚有兵五六万,而赵招讨手中只有人马两万二千余。
    即便他用兵有方,神机妙算,总体上也难以逆转乾坤。
    臣之见还是正借此胜机,派人与叛军谈谈。”
    陛下要了杯凉茶,看向众人。
    右仆射王瑞拱手:“陛下,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西南局势打到如今算是两败俱伤,赵招讨与贼兵对峙累日,深沟高垒不与之交战,足见他也拿贼兵没办法了。
    这种事非人力所能为啊。
    如此兵力差距之下,赵招讨还能出击连创叛军,焚其粮草辎重,已是逆中取胜,实属难得。
    但要击溃五六万叛军,取全功,收失地,臣以为不可。”
    陛下喝了口凉茶,只点点头,右仆射拱手坐下。
    “张公说说看。”
    银台司黄门侍郎张令说起身拱手:“臣本不精军事,但只从粮草辎重说起,我军大可以与叛军相持。
    不过光有粮草终归打不赢战。
    我相信诸位相公说的必有道理,臣也觉得如此。”
    三位相公都说了,在场的就只剩下吴光启。
    众人都知道吴光启向来支持前线的赵招讨,不过这次他也犹豫了。
    “盖天下艰难之事诸多,岂人力所能及.......
    陛下,赵招讨自至前线以来,栉风沐雨披坚执锐,奋勇争先连战连胜,本是大好时机。
    奈何连年纵?,屡败贼首,如今养?自大,拥兵巨数,只怕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了。”
    见吴光启居然也这么说,大伙心里都有了共识。
    卫王颇为高兴的说:“此前我早说过西南只能和谈,如今多打那么久,还不是一样。赵立宽再厉害,所作所为不过无用功罢了。”
    屋内安静了一会儿,无人搭话。
    陛下问:“吴相公之见该如何。”
    “臣以为眼下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来便如叶相公所言,派出使者和谈招安。
    先探探口风,看看他们有什么条件,再慢慢和议,双发罢兵。
    二来则已安州为界限,令赵招讨率军继续与叛军对峙,寻找战机。
    叛军地小民寡,时间一长难以支撑。
    但如此压力不仅在国中百姓,日久年深,耗费巨大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