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光启在那,影响不好。
便招呼他留下吃饭再走。
户部来的官员拿了他签字的条子就告辞了,司马芳犹豫一下便道:“好,反正咱们这才是一家的。”
席间,几杯酒下肚,话也聊开,赵立宽好奇问:“末将不明白,为什么像你这样的大官去传旨。”
司马芳倒是爽快直接:“这官也就看着可以,平时没太多实事。”
随后凑过来向他透露:“兵部已经收到确切的消息,陛下下令正月十五过后,十六大军就出发。
陛下急了,往年上元节后还要下一场雪呢。”
赵立宽心想,我他妈也急。
司马芳感慨:“满朝诸公急不可耐,小小一地叛乱就把国家搅乱成这样,两位安抚使无能送命.......”
赵立宽反驳:“司马迟将军怎么也不能算无能。”
“为何?”司马芳好奇问。
“我看了兵部战报,连胜十九场,我们这些经常打仗的才明白要赢一场有多不容易。”赵立宽至今还是对兵部和朝廷的定论有些不满,这不能算恃勇轻进,他人微言轻,也不会去乱说以免惹祸上身。
司马芳呆呆看着他:“可他始终......中埋伏了。”
“这伙叛军战斗意志格外强,想必司马将军是误判这点,想急着结束战争,不过这种事谁又知道,只能说天意吧。”
即便人做得再好,战争过程中也有太多例外。
听他这么说,司马芳有些激动,居然喝着喝着落泪了。
“司马上官?”赵立宽不解。
司马芳摆摆手:“没事,想起一些事来,失态了。”
两人又聊了许久,直到中午过后,司马芳才骑马道别。
赵立宽亲自送到营门,又给他包了五十两,毕竟自己升官的圣旨是他传的,如今又送来军饷物资,按照惯例要打点,这是媳妇教他的。
司马芳坚决不受。
他只得拱手恭送:“上官慢走。”
司马芳爽朗“我不是官署里那些老头,何况就是一闲散官,跟你聊得来,不必上官上官的,以兄弟相称吧。”
“啊?”赵立宽一头雾水,他只觉得司马芳这人好说话,没想人家一下来这么爽快。
话都到这了,不接就是不给人面子,虽然不知缘由,多个朋友总是好的。
爽快拱手:“那恭敬不如从命,上官兄慢走。”
“赵老弟来日再会!”司马芳拱手,随后离开了军营,只留下还是满头疑惑的赵立宽。
到十二月中旬,他又在大营外巡视时遇到孔方,打招呼后聊了几句,乘机问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战死的司马迟是司马芳的二叔。
随后孔方也告诉他,腊月初陛下招兵部尚书,户部尚书,三省宰相入内朝商议,已经决定大军过了上元节后,正月十六开拔。
并问他想不想上元节去见识见识洛阳的繁华,到时到处都会有灯会诗会,如有闲暇,可以带他去放松放松。
赵立宽谢绝了,他现在哪有那心思,只盼着大军出发。
一来早点离开洛阳,二来博一个前程,不知道现在那卫亲王有多恨他呢!
......
止水楼,楼高五层,位于洛水河畔,是洛阳城中仅比大相国寺繁塔低的建筑。
初建于大周太宗皇帝时,当时北方战事不利,朝堂上下,大梁城内颇有流言蜚语,闻风议事。
太宗皇帝屡禁不止,于是命人于洛水河畔修建高楼,武德司禁军全城搜捕,全于楼中讯问,抓捕上千人,数百人下狱,五十余人处死后,舆情渐平。
太宗皇帝很高兴,言:“此楼如定波之柱,刹时水静风清”,遂取名止水楼。
太宗皇帝仙逝后被赏赐给亲王,之后慢慢延续至今,已成一处观景宝地,是洛阳城内最大的酒楼。
楼中装潢华贵雅致,下三层有钱就能上,上两层则需有牌子的达官贵人,王侯将相才能上去。
卫王此时便站在顶层雕花栏杆前,俯瞰白雪覆盖的繁华神京,头也不回似自言自语道:“你们知道当年太宗皇帝为何要建此高楼吗。”
他身后跟着一群人,有其长子赵安国,门客周平,大理寺卿段平等十来人。
听到这话,博学多识进士出身的段平刚想答应,却被周平抬手示意拦住,不让他说,随后周平疑惑的说:“这我等不知啊,只听说太宗皇帝时为止舆论修的楼。”
卫亲王回头,指点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太宗皇帝修这楼,就是要告诉天下人,告诉那些不自量力的人,千万斤高楼只要一声令下就能拔地而起,他们拿什么和天家斗!”
“殿下高见!”周平赶忙道。
亲王长子赵安国满脸崇敬:“太宗皇帝真是圣明君主,如果不是父王说明白,我还想不通其中道理,这修楼和镇压舆论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先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