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再说皇帝老子但凡有点良心也不会反对开仓,不过也说不定啊,要他是个昏聩糊涂的,不体察百姓,饿死几百个,几万个在朝廷里也只是数字而已。”赵立宽吐槽。
“少说两句......”钟剑屏连拉了他一下,随后眼神示意。
顺着她眼神回头,发现孔焙一身官服正从外面的天井院里进来,孔方也一道陪着,难怪没人通报.....
赵立宽一惊,汗珠都掉下来了,刚才的话不会被他听到了吧。
赶紧迎上去:“孔尚书莅临,我这蓬荜生辉啊。”
“恭喜赵将军高升!”孔?笑着拱手。
两人礼罢落座,钟剑屏熟络看茶。
孔?才开口说:“赵将军不得了的,五月到安州,三个月便扭转战局,以少胜多,大破贼军。”
赵立宽拱手:“仰赖孔尚书余威而已,叛军倒行逆施,早晚要败的。
孔尚书之前已经消耗他们的兵马钱粮。
吃一桌子饭菜吃饱的,不能全归功于最后几口吧。”
孔?错愕看着他,随即释然笑了:“难怪能有此大胜!
赵将军不必往老夫脸上贴金,这场仗我一路看下来,论排兵布阵,行军打仗,老夫不及你十分之一。
论心性,少年人果敢大胆,朝气蓬勃。却又老成持重,不悲不喜,不骄狂自大。
我哪里比得上,在这红尘中摸爬滚打几十年,也不像你这样凝炼。”
赵立宽笑道:“孔尚书,你可比不得常人,你再夸我都要骄傲了。”
孔?也笑起来:“骄傲是应该的,天下多少人该为将军骄傲,哪怕已故之人也是。
我今天来是辞别的,朝廷的命令已到,老夫要回京城了。”
对这个调令赵立宽倒不意外,以前哪怕孔被撤了安抚使之职,还是西南行营都部署,负责军队后勤行政事务。
如今自己被加西南安抚制置大使,军政后勤一把抓,孔?也就没必要留在前线了,后方兵部也不能一直群龙无首。
“朝廷兵部也不能总没孔尚书。”
孔?道:“年轻一辈中,你是老夫见过最厉害的,等回京闲来无事可以到府上找我,叙叙旧。”
“我肯定会去打扰的,孔尚书准备好酒肉就成。”赵立宽毫不客气笑道,这么大的人物,能交好当然要交好,这时候可别客气了。
“还是你直爽。”
赵立宽急着往上赶,他可最知道怎么拿捏这种老干部了。
他们这个身份地位可不缺金钱,溜须拍马,而是.......
他拱手说:“孔尚书有没有什么嘱咐晚辈的,就当给后辈一点宝贵经验,等一走想问都没地方问了。”
“嘱咐倒有两点。”孔?喝了口茶,然后说:“你还年轻,千万别怕功劳多,现在不争,等年纪大了也没那精力。
再者无论对错,都不要顶撞忤逆陛下,陛下就是我们这些臣子的天,哪有能翻天的。”
“孔公的指教我定牢记于心。”赵立宽郑重拱手。
孔?看着他,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你真是.......越来越像他了,都说龙生龙凤生凤。”
之后赵立宽与孔方一道,率亲卫骑兵一路送孔炉北上。
一直送到城北十五里外才道别。
孔方则没收到调回的命令,依旧留在军中听用。
赵立宽伫马大道,两旁树叶摩挲,看着孔的车架远去,消失在繁茂树枝中。
孔?对他算是不错的,从洛阳出发起,都是自己要什么他就给什么。
后来还不断派兵增援他,西路军的补给也一直有保障。
他甚至感觉孔?对他有照顾......
不然他从北方来的小将,领的还不是禁军是边军,凭什么相信他能打仗,给那么多资源。
甚至他都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感觉孔炉对他除了军中的严肃外,还有一种类似长辈对后辈的关怀。
两天后,朝廷准许开仓赈济,户部会加运粮食的诏书也到了。
赵立宽早有准备,一声令下立即各地开仓放粮食,救济百姓。
同时朝廷还免除所有受战祸波及的州县三年赋税。
一时间,西南百姓人人称颂,都高呼赵大帅是救世神童,是青天大老爷。
赵立宽对“救世神童”的绰号颇为不满,他可不是童子鸡。
这些天没事的时候,他也会去和被软禁的农怀平聊聊,了解更多西南叛乱的细节。
到八月下旬,赦免农怀平的诏书也到了。
因为是他开城投降,并且献上他哥的人头,朝廷因功免去其死罪,加封其为从五品朝散大夫,随大军一道回洛阳。
这些都在意料之中。
朝廷为鼓励投降,自然会给他加官进爵,但也不放心将其继续留在西南。
赵立宽亲自去释放他,给他安排一处做所,并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农怀平只是平静点头,问了一句:“大哥的手书皇帝能见着吗。
“现在还不知道,回洛阳再说。”赵立宽模棱两可回答。
“希望大哥没看错人。”
有些事还没有下文,也不是打打杀杀就能解决的。
他也想让皇帝看看,可他在京城唯一能沾点关系的只有吴公。
诺大个洛阳,诺大个朝堂,他什么人都不认识,什么人都不交好,贸然扎进去说不定就粉身碎骨了。
随后他又向曾雄一家送去赦免他,同时加封其为正六品昭武校尉,随军入洛的诏书。
死里逃生,曾雄妻子抱着孩子喜极而泣,他自己也再三道谢。
他听曾雄说过,他的妻子是占城山国的公主,如今沦落如此,确实艰难。
“多谢大帅。”曾雄拱手。
“说不上谢,这是你应得的,整个西南战争,就遇到你一个对手。”赵立宽说着掏出二十两碎银塞给他。
曾雄还要拒绝,赵立宽按住他手说:“你如今也是朝廷武官,收拾收拾,后天起去我那上直,负责南安府的城防。
这二十两当向支给你的,等拿了军饷再还我。”
曾雄点头,也不再多推辞了:“多谢大帅!”
“像你这样的人才,到哪都能发光,等你熟悉军队,我再交给你件要紧事。’
“大帅只管吩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