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古代新闻学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八月十六早上,一夜猫儿尿的细雨后,洛阳迎来大晴天。
    云开霜散,大内一声令下,神京府衙门不敢怠慢,忙得脚打后脑勺,生怕慢了半步。
    不到正午,“朝廷安抚赵立宽使用兵如神,两万打九万,大破叛军,攻克南安,西南之乱平定。”之类的消息,已传洛阳大街小巷。
    洛阳城里欢欣鼓舞,街头巷尾交相议论,有些人家张灯结彩庆祝,不少人来不及吃饭,走上街头迫不及待与亲友谈论。
    在这个信息匮乏,交流原始的年代,这样大事无疑是最好的谈资。
    朝廷的消息也夸张了不少,目的是为安抚民心,鼓舞士气。
    什么两万打九万就是用模棱两可的概念偷换概念。
    叛军巅峰时期确实是有九万左右的兵力。
    但是西线以梅州为中心驻扎三万人左右,东线以南安府为中心驻扎五万左右。
    西线三万多人被赵立宽鏖战近三个月全部击溃。
    而东线虽最初确实有五万多,但一开始被赵立宽焚毁粮草时击溃一些,余下还有不少分散在各州县要地,随主力战败不战自溃。
    与周军决战的兵力大概在三万到四万之间而已。
    事实上说,赵立宽从西线到东线路,用半年多时间,大小打了几十场战,算上斩杀、俘虏,击溃、自溃、疾疫等确实击败了九万左右的叛军,最终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数据没错。
    可官方这么说,普通人又没见过战争,也不知道战是怎么打的,在脑子里脑补就是赵立宽率两万官家,一战打败了九万叛军!
    足足一个打四个半啊!
    这都快赶上汉朝的“一汉当五胡”了。
    简直是神话般的故事。
    事实上战场上周军总体兵力劣势不假,但在多数战斗中,赵立宽利用骑兵机动性,优秀的战术布置等,实现了局部战场的多打少。
    在不少战斗中,周军局部战场反而是人多的,正因如此才逐渐取得胜利。
    而在时间跨度上,整场战争也相当漫长,仅算赵立宽也打了半年多,胜利是一场场艰难战斗累积的,而非像普通人所想那样一场大战就能决胜,解决复杂的战争问题。
    不过官方显然是故意这么写的。
    神京府要告示百姓的战报先由兵部写出来,送到御前看了,方发到神京府去。
    皇帝不会不懂战争的过程,就算不懂兵部官员也会告诉他,发出这样告示,就是刻意让普通人误会,夸大战果,让百姓们自豪鼓舞,相信大周超人就是以一敌五。
    虽然战没打到自己头上,但神京内人人焦心,朝廷连叛军都解决不了令不少人失望又怀疑,自信心也受到打击,对国家的骄傲日渐消弭。
    三年阴云一朝得散。
    百姓们能不欢欣鼓舞吗。
    只不过没有前线那些饱受战祸,生离死别的来的深刻罢了。
    估计也只有神京府的差役们不喜欢这战报。
    因为当天神京府的差役被下令不得休息,一整天在城里到处宣扬大捷的消息。
    早上路人稀疏时消息就开始疯传,中午时就有说书的编排了赵立宽逞威扬武,身先士卒击溃十万大军的说法。
    下午,不少人家张灯结彩,各地官署,城中各门彩旗招展。
    东西大街赵府外,原本门可罗雀。
    朝堂上斗得最激烈那段日子,甚至有人在夜里悄悄从围墙外往里扔石块,砸伤了一个护院。
    还有人趁夜往大门上泼狗血,天亮后把带人开门的小蓉吓哭了。
    高宁英派人告官,可神京府衙门却只派一个衙役来草草看了一眼,久久无法找到是谁作案。
    高宁英气得牙痒痒。
    朝中的局势吴仙衣来逛门时跟她说了。
    高宁英不是一般女人,既然是丈夫的决定,她自然坚决支持。
    人生地不熟虽有些害怕,可她战场都上过,见多了生死还怕这?
    府邸里急需人手保护安全,这种敏感时刻又不好在城里招家里护院。
    于是高宁英亲自换了武装,带着护院夜里盯梢。
    跟着南下的高家护院也只有十三个,但都不是普通人,不少是军中退下来的。
    站岗、侦查、摸哨、抓舌头样样精通,京城里的地痞流氓哪是对手。
    蹲守两天后果然逮住两个半夜来悄悄泼狗血的。
    早蹲守半天的护院二话不说上前,两下拿住喂饱了拳头。
    高宁英当场下令打断了腿,逼问出两人是朋友,是受其中一人的男子指使,说让他们这么干,事后每人得两吊钱。
    那指使的舅子在洛阳最大的酒楼止水楼里跑堂。
    再逼问舅子背后谁指使的,他们俩就不知道了。
    高宁英也知道,这种脏事必是转了好几道,以她的能力没办法追查了。
    只得天亮后扭送神京府,府尹王济海不敢怠慢,毕竟涉及袭击左卫将军府了。
    拿问后关入班房审理,也没审出个所以然。
    二姐高雨梅听说这件事后很不放心,让姐夫自己专心读书,把几个堪用的护院带过来,到府里和她一块共进退。
    之后再没出现过之前的事,但府里气氛一直紧张。
    京城里不得私藏弓弩,但高宁英为以防万一,砍了后院的树,自制了弓箭,用景观竹子制了箭矢,藏在自己屋内。
    直到八月十六早上,从侧门出去采买的家丁回报了路上见闻。
    “街上到处都在说,姑爷在前线打了大胜战,两万人打败了十万叛军!还把叛军头头给杀了,脑袋正送往京城!”一路上从前院嚷到二进院。
    家中众人惊喜,忙问有没有听错。
    但很快也不用问,因为神京府尹早为他们验证。
    天还没亮,神京府尹王济海就率二十多名衙役,押解着一名犯人在门外等候。
    可恭敬得不敲门,直到开门的门房发现才问清身份连去禀报。
    等高宁英出来,他立即解释:“现已查清,派人往贵府门上泼狗血,往府里拳头大的石块伤人的都是这个止水楼的跑堂指使。
    今已经将其拿下,送来请夫人发落。”
    高宁英看着恭敬的王济海,顿时就明白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