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点头道:“确实是好字,笔力已远在我辈之上。”
宋湉仔细看了他的字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于是朗声问道:“请问尊翁,你的字如何卖?在下求两个字如何?”
老者将刚写好的字吹了吹,房一边凉着,问道“不知公子要什么样的字?”
宋湉想了想道:“就写‘旗开得胜’如何?”老者尴尬笑道:“公子会试一定旗开得胜,位列三甲。”
说罢磨墨一会便摊开一张脸盆大的纸,哈了哈手,开笔便写,启笔、行笔、收笔行云流水,毫无滞涩之感,每写完一个字就有人惊叹一声。
写毕,在看‘旗开得胜’四个字,字体虬劲有力,收放有度。
待到墨干后老者便口袋里摸出一块四方印章在宣纸的一角狠狠地按下去,收起印章将作品恭恭敬敬地递上去。
因印章字体是篆文,宋湉还是分辨不出来,有一个字他还是看出来了,便是‘子’字。宋湉将字收起,潘文良也向老者卖了一幅字,细细端详了一番,宋湉对潘文良道:“兄弟书法了得,不妨也露一手如何?”看热闹的人跟着起哄。
那老者道:“公子便留下一副墨宝让老夫开开眼界如何?”
说罢便给潘文良铺上一张斗方宣纸,潘文良眼看躲不过便捋起袖子提笔便写下两行字,看热闹的人将他们两个字左看右看,大部分都觉得老者的字要好些,不过要评论高下老者和潘文良都将目光投向宋湉。
宋湉笑道:“在下认为老先生的字雄浑而不失灵巧,行文刚劲流畅。潘公子的字体妍眉,刚柔相济也不失是一副好作品,若说要做个比较,在下还是更欣赏黄公的书法。”
潘文良笑道:“在下自知拙作不敢登大雅之堂,实在是献丑了。”说罢抱拳向身边看客致歉便要离去,宋湉拉着他一起去茶馆喝茶水去。
宋湉和老者等人引进一家茶馆,叫了一壶茶水,一列花生,半斤牛肉。老爹也许有些饿了,抓起牛肉就吃。宋湉、潘文良和刘志平在一旁喝着茶。
“你老贵姓?”
“贱姓黄。”
“听您口音像是湖北人士?”
老者笑道:“公子果然好眼力啊。老汉便是湖北人士。”
“你老莫不是沙集镇横山的黄子腾么?”
老者有些惊讶,摸了摸胡须笑道:“公子如何知道?公子是哪里人士?”
“在下来京路上途径贵乡,还在尊府住了一夜。”
“喔,真是缘分呀。”宋湉将在他家歇息的事情,他儿子老管家请他回去的事情说了一翻。他叹气说道:“惭愧啊,不瞒公子我屡试不第的童生,二十二岁上了学,而今做了三十年的秀才了,老汉若是能进贡院看一看,死可瞑目了。”说罢喟然长叹,眼泪直流。
宋湉笑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你老的字就是一块招牌。凡文章做得好的,未必就能写出你老这手字。”
“公子有所不知啊,写得好的大有人在呢,要想卖个好价钱,那也是成名之后的事儿。你看我如今半老之人,黄土垒了一截了,这辈子只怕望天无路,入地有门。”
宋湉安慰道:“你每日就在这里摆摊,说不定哪天就有贵人来卖你东西,然后宣传一番,你老的字便值钱了。”说罢递给他一两五钱银子。老汉还咧咧不休说用不了这么多。潘文良也给了一两银子递给老头道:“你老就在这里摆摊卖字吧,在下要是考不上进士也来陪你。”说罢便一起走出了茶馆。
潘文良因应朋友之约去寺庙去了,宋湉和刘志平两人信步前行,走到一处繁华街道,遇上三个读书人,他们骑着马,年长的为三十多岁的男子骑着黄马,他见了宋湉和刘志平从马背上跳下来远远地对宋湉拱手行礼,宋湉看罢原来是刘三公子,两人寒暄了几句,另外一个骑着白马奶油小生的模样,原来也是进京赶考的。一个叫徐轩,衣着华丽,一看就是一个阔公子,最后一个骑着一匹瘦马,衣着朴实。刘志平眼尖早已瞧见那位衣着朴实的是唐鹤鸣,原来唐鹤鸣是去探望他的老师的宋邦国家去。
刘志平也是追星族,三步并作两步就跑了过去问道:“敢问公子就是江南贡院乡试魁首的唐公子吗?”
唐公子收紧吗辔头,停下脚步,拱手问道:“二位是…”
“在下刘志平,这位是依兰名士宋湉!”
“久仰,久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