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集 :玉楼转态频示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70集:玉楼转态频示好(第1/2页)
    (一)
    暮秋的揽月轩,院角的几株菊花还倔强地开着,浅黄与淡紫的花瓣沾着晨露,在微凉的风里轻轻颤动。沈月娥正扶着廊柱慢走,翠儿在一旁捧着暖手炉,不时提醒她“慢些走,石子路滑”。自从林老爷那阵“专宠”过后,她愈发谨慎,连散步都选在晨光最柔和的时候,避开了人多眼杂的时段。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丫鬟的轻唤:“姨娘,三小姐的丫鬟紫鹃姑娘来了,说三小姐想来看您。”
    沈月娥的脚步猛地顿住,扶着廊柱的手不自觉地收紧,指节泛白。三小姐林黛玉?那个素来“孤高自许,目下无尘”的姑娘,怎么会突然来看她这个庶出姨娘?她低头看了看自己隆起的腹部,又想起前日林老爷送来的那支老山参——这府里的人和事,总在她以为摸清脉络时,突然跳出意料之外。
    “快请进来。”沈月娥压下心头的惊澜,整理了一下衣襟,示意翠儿去搬软垫。她知道,此刻无论黛玉来意如何,慌乱只会露了破绽。
    脚步声由远及近,黛玉在紫鹃的搀扶下走进院门。她穿着一身月白色的绫罗长裙,裙摆绣着几竿淡墨竹影,腰间系着一条藕荷色的丝绦,上面挂着一枚小巧的羊脂玉坠。长发松松挽了个随云髻,只插着一支碧玉簪,未施粉黛的脸上,眉宇间凝着一抹挥之不去的轻愁,像极了宣纸上晕开的淡墨,清冷又易碎。
    “月姨娘安好。”黛玉的声音清泠如泉水击石,没有多余的寒暄,微微屈膝行礼时,裙角的竹影轻轻晃动,竟有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疏离。
    “三小姐客气了,快坐。”沈月娥连忙侧身让开,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紫鹃手里的锦盒——那盒子是梨花木的,边角包着银,一看便是黛玉常用的物件。她心里越发警惕:黛玉素来不爱与人应酬,今日不仅亲自登门,还带着礼物,这其中定有缘故。
    黛玉在软垫上坐下,腰背挺得笔直,却不显僵硬,反倒有种文人雅士的风骨。她没有立刻开口,而是抬眼打量了一下揽月轩的院子,目光掠过那几株菊花时,眼底闪过一丝极淡的暖意,随即又落回沈月娥身上,停在她的腹部,那眼神复杂得让沈月娥捉摸不透——有怜悯,有探究,还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沉重。
    “姨娘身子重,想必平日里也闷得慌。”黛玉终于开口,声音依旧清淡,“前几日翻旧书,看到几句咏竹的诗,一时兴起,便绣了这方帕子,想着或许能给姨娘解解闷。”
    紫鹃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打开锦盒。里面铺着一层淡青色的软缎,软缎上放着一方素白杭绸帕子。沈月娥伸手拿起,指尖触到丝帕时,只觉得冰凉柔滑,帕子角落用极细的墨绿色丝线绣了几竿风竹,竹叶舒展,竹节分明,旁边还绣着两行蝇头小楷:“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针脚不算顶尖精致,甚至有几处竹叶的绣线微微歪斜,却透着一股难得的灵气——这分明是黛玉亲手绣的。沈月娥的手指摩挲着竹节的纹路,心里飞快盘算:“未出土时先有节”,是在赞她身处逆境仍守本分?还是在暗示她藏着未显露的锋芒?“及凌云处尚虚心”,又是否在提醒她即便得了恩宠,也要收敛心性?
    “三小姐真是巧手,这竹子绣得有风骨,诗句也选得极好。”沈月娥将帕子轻轻放在膝上,语气诚恳却带着几分谨慎,“只是妾身愚钝,怕是领会不全小姐的雅意,辜负了这份心意。”她故意示弱,想看看黛玉的反应。
    黛玉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快得像错觉:“姨娘过谦了。不过是闺中消遣之作,姨娘不嫌弃便好。”她没有解释诗句的深意,反而话锋一转,聊起了院中的菊花,“这几株‘墨菊’品相不错,深秋开花,最是耐寒。姨娘若是喜欢,改日我让园丁送些花肥过来。”
    沈月娥心中一动——黛玉这是在示好?还是在试探她的喜好?她笑着应下:“那就多谢三小姐费心了。妾身对花草不甚了解,有劳小姐记挂。”
    (二)
    两人又闲聊了片刻,大多是关于诗词书画的闲话。黛玉说起近日读的《昭明文选》,提到其中“归园田居”的句子时,眼神里露出向往;沈月娥则偶尔搭话,多是些“妾身读书少,听小姐说便觉得有趣”的谦辞,始终保持着安全的距离。
    一炷香的功夫很快过去,黛玉起身告辞:“时辰不早了,不打扰姨娘休息。日后若有闲暇,姨娘也可去我院里坐坐,看看书,聊聊天。”
    “一定。”沈月娥扶着翠儿的手起身,送黛玉到院门口。看着黛玉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她才松了口气,手心已沁出薄汗。
    “姨娘,这帕子……”翠儿接过沈月娥递来的丝帕,仔细看了看,忽然指着竹节下方,“您看这里,好像有个小小的墨点,是不是不小心蹭到的?”
    沈月娥凑过去一看,果然在最下面一根竹节的末端,有个针尖大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