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所有”——谓彼不过即于依他所起心心所体见相分等,虚妄执为实我实法,如于绳上妄执为蛇。而实我法,离于心心所体见相分等,皆无自性,如绳外别无实蛇也。此四句,明徧计性不离识竟。
    次云“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前面的是讲能遍计和所遍计,这个地方把能跟所合起来。不管是能遍计,或者是所遍计,其实它所遍计到的这个体性是不存在的,是不合乎诸法实相的,我们看解释。“谓彼不过即于依他所起心心所体见相分等,虚妄执为实我实法,如于绳上妄执为蛇。而实我法,离于心心所体见相分等,皆无自性,如绳外别无实蛇也”这个地方解释遍计所执的体性怎么安立的。不过是依于依他起的心心所的体见相分等。
    这个依他起性的体性,在唯识学是同意的,虽然如梦如幻,但不表示没有。比如说我们得到一个人的果报,有人的外表、人的思想,这个是业力所现的,虽然它刹那刹那的变化,我们的外在的色法刹那刹那地老病死,内在的心识也刹那刹那地在变异,但是它不是没有,从依他起的角度它是存在的,只是它无常变化而已。
    但是这个遍计执不是,它是就着这样的一种色心诸法,执著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有一个真实的法。这个“我”就是主宰,为什么说这个真实的自我是不可得呢?所谓真实,就是说它这个体是恒常住、不变异。比如说我们今生是一个男人,我们这一念的分别心就是男人的思想,男人的受想行识——男人的感受、男人的思想、男人的了别性。你下一辈子变一个女人,你这个思想有变化了,这男人的思想思考模式,跟女人思考模式不一样。你说这样一个思想是“我”,这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一个女人你死掉以后变成一只蚂蚁,这个时候你的思想变成很卑劣;你蚂蚁的果报受完以后,善业起现行你变成一个转轮圣王,你对自己又充满了自信,统领四天下。那么你前一生的我、跟今生的我、跟来生的我,一定有变化了,有变化,你说这个是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个是错误的。而这样的自我是怎么来的呢?叫遍计所执性。
    就像说这个绳子,我们今天用麻编一个绳子,但是在黑暗当中,我们认为绳子是一条蛇。这个蛇的影像是不存在的,因为基本上它只是一个绳子,但是你觉得它是一个蛇,这个蛇的体性就是遍计所执性。我们认为我们这一念心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其实我们这一念心是不断变化的,刹那刹那地变化,你昨天的我跟今天的我不一样。当我们一个思想经过佛法熏习以后,思想也会有变化。我们过去觉得很重要的,现在觉得不重要;我们过去觉得这件事情不重要,现在觉得变成很重要。所以这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是不可得的,因为你前一刹那的我已经消失了,换了一个新的心识,前一念的思想消失,下一刹那的心识产生了。所以说执著色心诸法有一个自我,这个是遍计执。
    其次,这个法就是一个轨持,一个轨范。比如说,我们看到榴莲,欢喜榴莲的人,内心跟榴莲一接触的时候,就用很好的名言来安立它、来赞叹它,这个榴莲特别得甜美。那么不喜欢榴莲的人,就用不好的名言来安立它,这个榴莲特别得臭秽。其实这个甜美和臭秽的体性都是不可得,都是你的名言安立。这个榴莲就是榴莲,它只是一个业力所变现的色法,一个东西存在,它那样就是那样子。我们心中去跟榴莲接触的时候,我们对它的性质安立一个甜美、安立一个臭秽,这个就是遍计执。这个是你的名言安立的,从业力显现的角度它不是这样子,它就是这样子而已。它也只不过是这样子而已,你认为它是甜美,你增加它增益了;你认为它臭秽,你又把它减损了。所以这个遍计执就是我们的虚妄执著。就是执著一个实我、实法。
    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如于绳上妄执为蛇,而实我法,离于心心所体见相分等,皆无自性。如绳外别无实蛇也”。就是我们对于我们这一期果报刹那变化的色法、心法,由于我们的名言,安立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自我和法——我执和法执,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遍计执。这个遍计执,古德讲一句话就是“情有理无”,就是凡夫的情识认为有,但是从智慧来观察,从理性来观察是没有的,情有理无。这个就是遍计执,遍计执就从依他起当中执著有一个实我、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集《唯识三十颂直解》(第2/2页)
    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凡夫如果没有学我空观、法空观,现在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遍计执,我们没有一个人活在依他起当中,没有一个。每一个人的心只要没有经过训练,就按过去的思考模式,我们都是在遍计执当中。就是你一执著,全部的依他起全部转成遍计执,就是全绳成蛇,全部的绳都变成蛇了,已经没有绳的相貌。就是我们看到的全部都是蛇,看不到绳子了,是这样子。再看第三个体性。
    次云“圆成实于彼”等者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