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切法的差别分成杂染的流转门,清净的还灭门,这是一个粗相的。这个细相,是就着还灭门当中又很多差别相。哦,你怎么息灭无明呢?你是依止禅宗的方法,你是根据唯识的方法,你根据天台的方法,你根据中观的方法。对于佛陀的这种清净的教法还有取相的分别,还有取相。这个是了义,这个是不了义,我修的是了义,你修的是不了义,这叫细相现行障。这个时候远行地能够消灭,证得法无别真如,通达“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这个现前地和远行地,主要的是证得诸法不垢不净。哦,这个生死是污垢的,这个还灭门是清净的。在还灭当中,哦,你是观一切法空,你这个是藏教的,是污垢的;我这个是通教的,是清净的。你观一切法空不能够生起妙用,那你这个是污垢的;我这个唯识学又是清净的。你唯识学的真如跟天台宗的比起来,你又是污垢,我天台宗又是清静。我们凡夫对法有很多很多的分别。但是到了七地,观一切法不垢、不净,这些差别的相貌都停下来,这种所知障都停下来。
这个事情是这样,这个菩萨随着他的智慧的开展,“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这种智慧的开展它的作用就更大。举个例子,在经论上讲说,我们没有证得不垢、不净之前,比如这个菩萨遇到一个众生。你观察这个众生他的根机,你要跟他做杀盗婬妄的事情,他就会学佛。但是七地之前的菩萨不敢做这种事情,他认为这个是污垢的。但是证得不垢不净的菩萨可以,他观察这一切法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他没有这种污垢跟清净的分别,没有这种事情,对众生怎么有好处就怎么做。
所以远行地的菩萨证得不垢不净以后,他的做法就不完全是做清净的法了,不完全,因为在他的观察当中,污垢跟清净是无差别的,他真的见到这样的真理了,他做污垢的也是清净的,也可以这样讲。他的那个“无得不思议”,他的妙用更大了,有些众生别人没办法度化的,他可以度化;有些方便别人不能施设,他可以施设,他可以没有过失。他的智慧开展得更广大了,就是他证得诸法不垢不净了。这个是远行地有这样的境界,法无别真如。这一切的法是无差别的,不管杂染法、不管清净法,清净法当中不管了义、不了义,都是无差别的,契机就是良药。
八、不动地——断无相中作加行障——证不增减真如。
这个不动,什么叫不动呢?“妙智相续,心不扰动。”妙智,他那个即空即假即中的智慧,恒常的相续。内心当中不为一切的烦恼、所知二障所动,不动。这个不动地的菩萨他所断除的障碍,是断除无相中做加行障。八地菩萨以前的这个菩萨,有时候他心中还有一种想要闭关的冲动,总觉得在这个世间的尘劳中活动,对这个下化众生固然重要,但是上求佛道这件事情也蛮重要的。对自己内心智慧的光明的开展,他也是偶尔会想到动一个念头,继续地在无相的智慧当中做加行,还有这样的一种冲动、希望。
但是八地菩萨没有这回事情,八地菩萨他可以恒常地跟众生在一起,不做定课都无所谓,他没有所谓的入观了、出观了,你现在做定课没有,没有这回事情。他那个智慧是任运现前的,不必经过串习就能够生起,妙智相续,心不扰动。这个不动地的菩萨一个月不做早晚课都无所谓了,是这个意思。他把这种要在无相中做加行的障碍,还有这样的需求,这种障碍都消灭掉了,证得不增减真如。
我们总是觉得说,我做早晚课,功德智慧就增加;我早晚课不做,智慧就减少,我们心中有这样分别。不动地菩萨,这样做增减的分别都停下来,前面是“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这个地方是不增不减,不动地他有这种境界,证得不增减真如。从初地到八地又花了一大阿僧祇劫,就是他见道位以后,要到一大阿僧祇劫才到八地。
九、善慧地——断利他中不欲行障——证智自在所依真如。
这个善慧就是“具无碍智,说法自在。”这个无碍的智慧包括:
第一、法无碍,这个菩萨通达无量无边的法门,因为他已经“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植众德本”。从初地到八地这一大阿僧祇劫,当然他有的时候是在凡夫的世间度过,但是他也有时候是到了十方诸佛国听闻佛法。所以,这个时候他那一念的清净心摄持很多很多的法门,有天台的法门、唯识的法门、禅宗的法门,禅宗当中又有法眼宗、曹洞宗、临济宗,各式各样的法门,就是他能够有很多很多的法药,法无碍。
第二、义无碍,他对无量无边的义理也都通达。
第三、辞无碍,他遇到了中国人、美国人,各式各样的文辞都能够讲,在表达当中他有各式各样的方便,这个言辞没有障碍。
第四、乐说无碍,在九地之前有时候会有一种不想说法的这种懈怠,他这样的懈怠没有了,随时可以为众生说法,长时间地说法,没有疲惫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