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请求为李适之封王,占领蒲津大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龙首原。
    「东京洛阳还在胡人之手,河南河北饱受苦难。这是国家的耻辱,臣入长安以来痛心疾首,恨不能立刻扫清寰宇,再创盛世。」
    「今请圣人检阅西域兵卒,激励士气,希望能早日收复山河。」
    从夹城出长安,李瑄缓缓向李隆基说道。
    「军队都听从秦王的命令,尽早平定叛乱吧!」
    李隆基知道李瑄在向他炫耀武力,本不想出来,是李瑄强行让他出长安观武。
    他只是不想面对,实际上心中也想看看边军和禁军的区别。
    为何他寄与厚望的禁军面对燕云铁骑丶诸胡突骑的时候不堪一击?
    「潼关虽失,但臣认为只要收复潼关,通过灵宝到渑池丶新安一带,安贼必弃洛阳,逃回燕地。东都可还!」
    李瑄清楚在安禄山心中,性命永远放在第一位。
    历史上,如果不是潼关被崔乾佑攻破,安禄山早就跑回范阳固守。
    「秦王要亲自出征吗?」
    李隆基忽然眼神闪烁地问。
    老皇帝想着如果李瑄离开,他是否会多一些机会。
    「可能会吧!」
    李瑄微微一笑,模棱两可。
    他就算出征,李隆基丶李亨父子也无半点机会。
    但掌握权力的人,失去权力,又怎能甘心呢?
    「观武之前,臣有一事相请?」
    李瑄又向李隆基说道。
    「秦王有何要问?」
    李隆基微微皱眉。
    「臣现已是秦王,臣的妻子为王妃。但臣的父亲还只是宋国公,这不是孝子的行为!请圣人下诏封我父亲为陇西郡王。」
    李瑄向李隆基回道。
    「朕准封!」
    李适之封王是必然的事情,现在的李隆基无法阻止。
    两人各怀心思,乘龙辇到龙首原上。
    「圣人至……」
    「秦王至……击鼓!」
    「咚…咚……」
    李瑄到来后,龙首原上缓慢有节奏的鼓声响起。
    李隆基站在龙辇上放眼望去,波澜壮阔,一览无遗。
    旌旗猎猎,战鼓擂擂。
    只见安西丶北庭的将士们身着鋥亮的明光甲丶鱼鳞甲丶锁子甲,手持锐利枪槊丶兵刃,队列整齐,如钢铁长城般屹立。
    大多数士卒下马,分成数十个方阵,接受秦王和皇帝的检阅。
    他们目光如炬,炯炯有神,透露出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
    这些跟随着李瑄西征大食的士卒,对李瑄敬若神明。
    李瑄赏罚分明,使他们迫切想要立功,得到奖赏。
    但凡有点远见的将士,都明白现在的李瑄今非昔比。
    平定叛军,他们可能是「从龙之功」,凌烟阁上,少不了他们的名字。
    封侯拜将丶名垂青史的荣耀,备受鼓舞。
    「拜见秦王!」
    「拜见圣人!」
    骄阳似火,将士们大汗淋漓,高声长喝,龙辇穿梭一个个方阵。
    李瑄身穿金甲,每每伸手示意。
    滚滚杀气,让李隆基瞪大双目。
    阳光下,士卒手中的刀枪闪耀着寒芒,每一名士卒,犹如劲松一样笔直而立。
    李隆基无比惆怅。
    与曾经保卫他的禁军相比,就算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也能一眼看出高低。
    这些曾是属于他的军队啊!
    他自以为是,以监军制度掌控军队,实际上边军早已脱离掌控。
    使世人知道「节度使」制度,虽然能强大边军,但迟早自掘坟墓。
    「守卫国家的时候,他们是一面坚盾。为国出征的时候,他们是一柄利刃。以此众战,所向无敌,圣人尽管安心在兴庆宫中颐养天年,将平叛的事情交给我们去做。」
    李瑄大有深意地向李隆基说道:「国家巨细,不要再想着操劳,否则害人害己。」
    这是他带李隆基观看阅兵的主要目的。
    才几天时间,李隆基就试图让心腹宦官,打听外部消息,联系一些老臣。
    这些李瑄都看在眼中。
    李隆基要甘于寂寞,就不会是李隆基了。
    老皇帝虽然年纪大,经受打击。但身体还不错。
    醉生梦死后,他的精力无法挥洒,是以想法很多。
    「朕不明白秦王在说什麽。这是精锐之师,秦王当以左藏库绢丝奖励!」
    李隆基心一虚,但他死不承认自己派遣心腹宦官帮他打听消息,岔开话题道。
    「我代士卒谢圣人的赏赐!」
    李瑄一定会奖赏士卒,再行进军。他指着李嗣业率领的队伍又向李隆基道:「这是陌刀,人马俱碎。曾经强大丶令人心颤的骑兵,全部都倒在他们的刀下!」
    此时,李嗣业麾下的安西陌刀队已完成换装。
    他们披着鱼鳞重甲,兜鍪上有面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