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书,修国史,紫金光禄大夫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应该是明年回长安吧!」
    在圣人驾临前,大臣们在私下议论纷纷。
    从中秋夜宴,到拜相之事,都有人交头接耳议论。
    李林甫面色凝重。
    他知道李瑄拜相是木已成舟,但他想知道新法是什麽?
    哪怕他用野无遗贤的马屁拍得李隆基赏心悦目,李隆基也未告知李林甫新法的内容。
    这是首席宰相的失败!
    野无遗贤虽然让李隆基更信任,但一些准备向李林甫靠拢,去对付李瑄的官吏,止住脚步。
    他们知道李林甫还在玩弄权术,他们要看看新法是什麽,再考虑要不要与李林甫联合。
    「陛下至……」
    监礼官喊了一声。
    一袭通天冠冕的李隆基在执扇宫女的拥护下,来到龙榻前入座。
    高力士等宦官趋步跟随。
    「拜见陛下!」
    文武百官起身拜道。
    「众卿平身!」
    李隆基抬手。
    如果仔细看的大臣,会发现李隆基今日的状态不一般。
    他精气神饱满,目光炯炯有神。
    在这寒冬内,平时李隆基上朝是要求速战速决的。
    更何况现在外面还下着雪。
    「谢陛下!」
    文武百官落座。
    左右宰相依旧开始向李隆基禀告中书门下日常事务。
    文武百官也没有什麽要启奏的,不到半个时辰,似乎就可以下朝各回各家了。
    就在大臣们以为高力士要喊「退朝」的时候,李隆基直起身板,向诸位大臣说道:「右相丶左相丶皇甫尚书,即今日起,免去天水王朔方丶河东节度丶支度丶营田丶采访丶押蕃大使。免去天水王河西丶陇右营田丶支度丶采访丶押蕃丶盐铁丶讨击大使。免去天水王三受降城绢马互市大使丶赤水军大使。免去天水王御史大夫,右羽林大将军,判武威郡职,西平郡都督职。」
    「天水王今后遥领河西丶陇右节度使之职,不涉军权。」
    此言一出,群臣皆震。
    一下免李瑄如此多使职,仿佛在处理李瑄一样。
    但大臣们都知道,这绝对不是惩罚,而是授予更大的使命。
    李瑄要被拜相了!
    他们明白迟早有这麽一天,但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
    及冠拜相!
    文武百官见证一个时代!
    文武双全的李瑄成为朝堂上最璀璨的星辰。
    李林甫握住拳头,早已有心理准备,可他的心依然怦怦直跳。
    小贼啊!
    他们终于同入中书门下堂了。
    「河西节度副使安思顺,忠贞勇猛,屡立功勋,特提拔为朔方节度丶营田丶支度丶押蕃大使,三受降城绢马互市大使,授灵武都督。其馀勋爵职事官不变……」
    「……提拔高秀岩为河东节度丶营田丶支度丶押蕃大使,授雁门都督……」
    「提拔王难得为陇右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兼营田丶支度丶押蕃大使,西平郡都督……」
    「提拔哥舒翰为河西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兼营田丶支度丶押蕃大使,武威郡都督……」
    在朝臣心思各异的时候,李隆基又一口气提拔四名边帅。
    李瑄目前遥领两镇,这是一种极大的殊荣。
    而四镇主帅,尽是李瑄麾下,也代表着李瑄的威望。
    文武大臣甚至还无法去反驳。
    因为除了安思顺丶王难得丶哥舒翰丶高秀岩,没有更合适的位置。
    他们跟着李瑄,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总不能将他们剥夺。
    况且任节度使,本就是皇帝决定的。
    宰相都无权反驳,除非皇帝开口让宰相建议贤能。
    「啪啪啪……」
    在李隆基任命完成后,朝堂一时沉默,李瑄率先以笏击掌。
    李瑄的兄长,依附李瑄的大臣如杨慎矜丶杨璹等人也纷纷击掌。
    作为兵部尚书的皇甫惟明同意,因为圣人提拔的高秀岩丶安思顺丶王难得也都是他曾经的属下。
    裴宽紧接着同意。
    随着李林甫的击掌,全场一片掌声。
    如果反对,要说出个所以然来,没有理由而胡搅蛮缠,会惹怒李隆基。
    当板笏声音全部落下,文武百官,无一不屏着呼吸。
    冰冷的宫殿,似乎变得不再寒冷。他们的心或郁闷丶或火热,或迷茫……
    圣人免去李瑄的边帅职务,又免去李瑄御史大夫,明显是要给李瑄加职务。
    御史大夫是从三品。
    现在左右相都在,圣人明显没有产生罢相的心思,否则在李瑄免职之前,就会罢相。
    六部尚书只吏部尚书缺席。
    倒是中书侍郎,尚书左仆射还可以任命。
    因为李瑄一定是要加衔的。
    「天水王李瑄。从天宝二载从军,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