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回纥的妥协,大唐月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信仰者非常多,一支军队的改变,是思想上的改变。
    特别是「暴兵」的苗头已经出现。
    李瑄能军令如山,是因为他赏罚分明,对士卒的赏赐历史之最。
    许多士卒已经产生「功利心」。
    这种李瑄还不能强行压制,只能通过报纸,将他的「军魂」宣扬至军中。
    报纸也描述安禄山叛乱以来的祸害,几月几日,李瑄派遣的「记者」到某地拜访,记者与百姓的对话,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
    报纸背面,还描述一些文化习俗。
    背面的边角,有几道奇怪的「数学题」,但没有答案。
    让一些有兴趣的文人,自己去猜解吧,潜移默化使一些人关注数学。
    当然,也少不了一些天文地理的知识,虽然都是最基本的,但会让有兴趣的人忍不住去探索。
    背面报纸的右上角,有一个小红框,写着「逸闻趣事」。
    李瑄为丑化杨国忠,把长安的一种不知真假的事情写上去。
    故事名为:梦中有孕。
    国忠出使于江浙,其妻思念至深,荏苒成疾,忽昼梦与国忠交因而有孕,后生男名朏。洎至国忠使归,其妻具述梦中之事。国忠曰:「此盖夫妻相念,情感所致。」
    实际上杨国忠根本没有去过江浙,李瑄明知道是假的。
    但「逸闻」本就是真真假假,逗人一笑。
    报纸的后半段,则是神魔小说《西游记》的第一回。
    李瑄当然记不得名着西游记的内容,他用适合大唐的文笔,稍一改进,重新发布。也有寓意。
    历史上吴承恩受制于眼界,有一些逻辑不符的地方,李瑄有所改进,场面描述更宏伟。
    李瑄计划用十年的时候,完成《西游记》的连载。
    虽然李瑄执掌大权,但太上老君毕竟是李唐名义上的先祖。
    李唐皇帝们经常去鹿邑的太清宫祭祀太上老君,所以大概还是按照讲给李玉莹的模式。
    「小说」,对文人雅士来说,是「俗」。
    李瑄的身份,应该写诗,应该填词谱乐。
    但恰恰「俗」却比「雅」更有受众,哪怕后世人人识字,也更喜欢通俗易懂的大众化。
    雅俗共赏,不一定要比个高下。
    李泌几乎一字一句地将两面报纸看完。
    李瑄也不着急,拿着一本公文观看。
    「此错落故事,奇才也。不单为军旅所设。」
    李泌知自己让李瑄久等,他向李瑄一礼后,感慨道。
    虽然有不少军旅内容,但从民生到诗文,再到杂谈,还有最后面的《西游记》小说,也有趣的紧。
    李泌信奉道家,本能克制欲望,但他看过《西游记》后,竟然有一种期待感。
    报纸上,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作者,以及作者的身份。
    如李瑄的诗丶文章丶小说,署名:秦王丶尚书令丶天策上将李瑄。
    「大唐需要短时间内让百姓知道天下事。我希望有朝一日,每月的月报,用一个月时间,就能传递到大部分郡县。」
    李瑄缓缓说道。
    新报纸的本意,是向军中宣扬他的思想。
    但李瑄后来觉得这样太刻意了,所以就准备发行全面的报纸。
    每个月,他都会从军中搜罗故事,特别是小兵的励志故事。
    甚至如卫伯玉丶马璘丶郝廷玉等从小兵升迁到「都督」的故事,也可以拿出来宣扬。
    再加上李瑄的军魂,期盼完成思想建设。
    李瑄也希望通过发行大唐月报,来发掘一批特殊人才。
    「有不小的难度。」
    报纸想传到郡县,最大的困难是运输。
    「活字印刷术的普及,经过现在的手工艺技术,可以快速完成拓印。朝廷会增加「信使」和驿站,向郡县售卖报纸,并不会增加财政负担。」
    李瑄向李泌说道。
    他已经去实施,让工匠开始制作小号的活字,并按照报纸的大小准备模具。
    大唐日报想要快速传递到天下,总部一定不能设立在长安。
    洛阳漕运丶陆运四通八达,更容易收集信息,在报纸印刷出后,也能更快运送出去。
    「有《西游记》故事,买报纸的人一定不少。」
    李泌笑道。
    报纸兼顾方方面面,诗人丶官吏丶文人丶百姓丶将士等,面面俱到。李泌相信会供不应求。
    「先生有什麽大作,可以提前留下,下一期为你登报。」
    大唐一个月发生的事情太多了,想上月报可不容易。
    七天一报,目前没有能力搞出来。
    所以除了李瑄外,都会经过层层审核。
    连头版头条,也要看谁写得更好。
    除非经过李瑄批准,连载类似于「开元宰相」的专栏。
    「谢秦王……」
    李泌应道,看到报纸后,他确实想写一篇对道德经的新理解,让道友们知晓。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