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儿童放学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又是一年的开学季,毛丫和刚子都到了入学的年龄。
    背着妈妈们缝制的蓝布、花布书包,两位王家大庄的孩子王,就跟着本队的民办教师田维海,到大队小学报道去了。
    油坊生产队所在的东方红大队,小学的校址是一处地主家的围子。
    土坯垒建的四合大院,掩映在茂盛葱茏的古槐林中。
    虽然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但仍然是本地最好、最高大的民居房舍。
    那个时候,大部分乡村小学的校舍,好像都是解放前遗留下来的地主庄园。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土坯房校舍慢慢都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红砖黑瓦的新校区。
    这种颇具农耕文明时代特征的土围子,目前基本上已经绝迹了,也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孩子王不是随便当的,要有领导力和创造力才行。
    毛丫和刚子一走,大成子、狗蛋、和栓子,就成了庄子里年龄最大的孩子王了。
    可这三个娃,跟在毛丫他们后面久了,学会了顺从和追随,但却扼杀了领导力,连创造力也缺少了想象。
    领导一群五岁以下的小娃来一场丛林阻击战、丢沙包、捉迷藏,都会组织的稀里哗啦。
    他们领头的游戏也缺乏创新,都是其他小娃玩臭掉的游戏。
    最关键的,久受毛丫和刚子欺负的大成子他们终于解放了,别的本事没有学到,欺负比他们更小的娃们,却是很有一套。
    一来二去,小娃们全投奔其他的“老大”去了,他们三都成了无人追随的光杆司令。
    没人领导的日子是很无聊的,这三孬孩又开始怀念起他们的“大哥”来。
    每个放学的中午或傍晚,他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来到村口,等待毛丫、刚子他们放学归来。
    毛丫如今已像骄傲的公主一样,生怕过去的跟班们弄脏了她的花衣裳。
    每次从村口经过,都会紧跟在两个高年级学姐学长的身后,如躲瘟神一般的躲着他们三。
    只有刚子还没有忘记过去的情谊,书包一扔,外衣一脱就和他们玩在了一起。
    摔泥炮、捕蜻蜓、跳方、撞杏核这样的老手艺,都还没有丢掉。
    后来听毛丫讲,刚子在东方红小学的境遇没有改变多少。
    他太淘了,上课爱做小动作根本坐不住,成了老师每次惩罚的对象。
    小学也是个小社会,老师班主任不喜欢的学生,就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孤立和排挤。
    刚子在校园里混得灰溜溜的,课间、午后或放学,学校操场上所有的游戏别人都不带他玩。
    只好酸酸的穿行在不同的游戏摊前,就像一个乞讨玩伴的小乞丐一样。
    看的毛丫都不忍心了,毕竟他俩是一个庄子出来的死党。
    这些境遇也使刚子很快就对上学失去了兴趣,逃学开始成了家常便饭。
    没有结交到新朋友,当然也就不会忘记大成子、狗蛋、栓子这些故人了。
    尽管这样,刚子还是在学校接触了一些新的游戏,更学会了做老师的乐趣。
    一有机会,就会把大成子他们邀到一起,教授他们做广播体操。
    教他们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毛主席思想是不落的太阳.....。
    另外这个学渣尽然做起了先生,教大成子他们认字算数了。
    “大小多少来去,人口手,山石土田,日月水火”之内,还能教的有模有样。
    大成子和狗蛋都属于开窍迟的男娃,笨拙迟钝,手把手的教了半天,一个“人”都写不出来。
    气得刚子暴跳如雷,也像学校的老师那样,拿起柳条就在成子的手掌上狠狠的打了起来。
    大成子毕竟在小娃堆里当过两天“老大”,这样的欺负已经不愿忍受,关键是柳条抽到掌心太疼了。
    所以这个妈妈嘴里的“小怂包”第一次有了钢性,哭嚎着与刚子对干了起来。
    正巧毛丫堂姐从旁边经过,见有人欺负自家小堂弟。
    那还得了,撸起胳膊就加入了两人的战端之中。
    原来部下和兄弟的反叛,真是比仇人相见还要眼红啊!
    拽头发、扯耳朵、嘴咬手抓的功夫全都用上了,只杀得刚子“老师”没有了半点斯文。
    好不容易摆脱了姐弟俩的纠缠,灰头土脸的逃回家了。
    鏖战之后并没有胜利的喜悦,毛丫发现自己花上衣的扣子掉了两个,沾上了一层的泥垢和鼻涕。
    毛丫头心疼衣服,也咧嘴嚎哭了起来,把一口怨气全出在了大成子身上。
    “好哭孩!死孩子!叫你没本事还杠祸!叫你还杠祸!”,劈头盖脸的对堂弟又是一顿狂扁。
    皖西大别山区历史上战乱频繁,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的原住民,自明末以来,都换好几茬了,也经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