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山区小学(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种知行合一的教学传统却早已不复存在了,着实令人可惜也!
    区里每隔两年都会派主持工作的公办教师来红石湾小学,但这儿太偏远了,买斤粗盐都要走上几十里的山路。
    所以这所小学根本留不住人才,过来的教师基本熬上一学期半学期后,全都想办法托关系调走了。
    “老吴,我们这山里不缺石头、木材和粘土,大家为啥不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多盖几间土坯校舍呢?这样也就不要占用学生的教室作为教师的宿舍和办公室了!还有这课桌,都是土坯青石板垒的,怎么能行呢?也不安全啊!还有那些学田坡地,我看都撂荒了!这些旱地又没有公粮上交,带学生们收拾好,我们教师一日三餐就有着落了,还可为家远的小孩补贴一点中午的伙食!”
    听完吴老师的介绍之后,王元初有一肚子的疑问。
    他不明白这红石湾小学,四周全是山林和竹园,不缺木材和粘土,怎么能被老吴同志经营的猪圈一样。
    所有老师都没有批改作业的办公场地,他这个校长的宿舍,还是车老师带领几个学生临时隔开了一间教室,拼凑而成的。
    听了王元初的问话,小车老师感同身受般的笑了笑,瞪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认真的看着新来的老校长和吴老师。
    老张老师事不关己,给旱烟袋填上烟叶,使劲的嘬了一口。
    “老校长,你初来乍到,有些情况你还不了解。我和老张、小车都是民办老师,每月的薪水也就七块钱,还有一家老小要养活。呵呵,我们扳倒身子在学校一人吃饱喝足,家里人就要喝西北风了。不像你们国家干部,吃商品粮,工资也是我们的好多倍!”
    王校长善意的疑问,带有明显的批评意味,让吴老师有点抬不起头来,他很是委屈的为自己辩解道。
    “山里娃们也不像外边,平时过来上学只要会写自个名字就行了!认再多的字也走不出这片山旮旯!”
    张老师年轻时应该是个有理想的好青年,也是这片大别山里少有的初中生,结果还是在这穷乡闭塞的山旮旯里白白虚度了。
    所以对于山里娃们上学读书,他带有明显的悲观态度。
    “哎,都不容易啊。这些娃们,还有我们这些教师。我本人做了二十多年的“老四类”,在生产队喂了二十年猪,两个月前刚刚平反。呵呵。”
    王元初已经看出三位老师的情绪变化,赶紧改变了口气,从兜里掏出卷烟,给吴老师和张老师每人递上了一根,现场的气氛才缓和了下来。
    “但学堂就要有学堂的样子,既要对孩子们有吸引力,我们这些老师也要有归宿感和成就感!红石湾小学目前这现状,不要说你们年轻人,我这把老骨头了,也待不下去!这个样子怎么能办学呢?山里娃怎么了?山里娃就不能上大学有出息啊?好多大人物都是山里的农家出生!咱这大别山走出去多少共和国的将军你们都知道吧!”
    王元初站起身来,语重心长的与三位同仁交心道。
    “王校长,你说该怎么做吧!我们都听你的!”
    小车老师是年轻人,对于未来的人生还充满了希望,她满眼崇敬看着王元初道。
    “对,老校长,你怎么领导我们怎么做!”
    张老师和吴老师附和道,目前这个烂牛棚一般毫无生气的学校,也是他俩不想面对的。
    “那好吧,今后就仰仗三位的支持啦,呵呵。别人不敢说,我王元初反正是把这儿当成余生的事业了。车老师,你把这学期辍学学生的名单统计出来,等一下我们前去挨个家访,也顺路参观参观红石湾这一带的河光山色!”
    教务会议到此结束,王元初又给张、吴两位老师每人递上了一根香烟。
    这种大前门的卷烟,一毛钱一包,他自个平时都舍不得抽。
    “好嘞!我这就去准备!”车老师开心的去了教室。
    “老校长,今个中午去我家吧!上个月猎了只猪獾,还剩半个猪腿,中午让我老婆子收拾收拾,咱老哥三好好的喝一杯!”
    一听说家访张老师来了精神,他擅长打猎,家访带上猎枪,一路收获两三只野鸡野兔,接下来个把月家中饭桌上的油水就有保证了。
    “好啊!打平伙!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啦!哈哈哈!老吴,这片山旮旯哪地方有供销社?中午的水酒我来包了!”
    山里人古道热肠,虽然才共事一天,王元初已经觉得和老吴、老张两位同仁很对路子。
    而小车老师,聪明活泼,就像他的女儿英子一样。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