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个空观…即空、即假、即中。高明啊!当然你不能随便踢啊,你要开悟才能、你要有真实的功夫,对不对!所以禅宗它往往从你身口意的表现,去看到你内心深处──你到底在想什么?他们往往是这种方式。所以『迷晦即无明』──向外攀缘,你在整个修学当中,你只要向外攀缘,那什么话都不要讲,那你就是生死凡夫了,就算你造善业,也是一个造善业的生死凡夫,如此而已。</br>你想要达到临终的正念,你要强迫自己──往里面走──安住;不要往外面──攀缘。</br>我们从事实的经验、看到别人的经验,临命终不是好过,你肯定会是诸根败坏、眷属的哭泣、在医院里面插满了管子…你菩萨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诸位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你说:我到临命终再来无住,不可能!因为你这一条路没有走习惯,你现在就要走习惯。你看:一堆草,你走久了它就形成一条路;你看:我们早上起床,我们闭着眼睛,我们就能够走到盥洗室去,熟嘛,很熟了嘛!回光返照这一条路,你要走得熟悉,临命终你就容易走,是这样子的!要往里面走,不要往外面走。</br>辛二、颂方便多门</br>【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br>这里开始讲到次第跟方便;就是说,同样是六根那还要拣别,因为六根太广了。第一个解结,而这个解开绳结要有次第。</br>什么叫次第呢?由外而内,它有六个结。我们解释一下:</br>这六个结是配对五阴,六根门头每一个根,都有六个结,就着耳根来说──耳根是动结、静结,动、静──色阴;受阴是根结,根是耳根的根;想阴是觉结;行阴是空结;识阴是灭结。动静根觉空灭,耳根总共这六个结。我们后文讲耳根圆通:它是由外而内,也就是说先破色阴的执取→再破受阴的执取→再破想阴→行阴→识阴等等。等到你六结打开之后,所谓的一念心性,那个一也不可得了。它没有什么一跟二的对立,它是离一切相的。</br>『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在过程当中,要选择一个自己相应的根门,从根门当中入流──入于真如之流,不是向外攀缘入于生死流。你能够回光返照──入于真如法性之流,就能够成就正觉的佛果。</br>其实这段文有两个内涵:第一个是修学的次第,第二个是选择圆通本根。本经是赞叹耳根──耳根圆通。耳根在我们六根当中,印光大师讲到它有两个特色:</br>第一、耳根容易摄心。</br>我们一个人,最容易去打动我们心的是什么?对啦!音声,没有错。你看我们看到一个东西,我们不一定马上起念头,但是一个音声一来,我们心就开始动。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佛教发展出这么丰富的梵呗文化。很多人是唱炉香赞启发善根的,是不是?你看他没什么善根,唱唱炉香赞,他就哭泣了,过去的善根,被启发出来;唱唱宝鼎赞,心就静下来了,都不要讲道理,就是这个音乐就好了,音声佛事,因为耳根它容易摄心,所以音声最容易打动我们。而耳根一摄,六根都摄了,所以你看我们念佛也是听声音嘛!耳根容易摄心。</br>第二、耳根最能够养神。</br>你用耳根──你白天用、你晚上用,你不会累、你不会疲惫。你用眼根你试试,你一个小时,你眼睛就受不了了,不能持久。不能持久,怎么修行?没办**夫相续。</br>所以:耳根──它容易摄心,又特别的坚固耐用、养神。理论上,每一个根都可以把心带回家,但是从耳根回家,这一条路比较好走,有这层意思。</br>庚二、别示修行方法</br>这两段很重要:第一个、所破的妄;第二个、能破的方法。</br>开显妄源</br>【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br>前面讲到了──爱取的烦恼,是我们所对治的,它不断的在六根当中活动,带引我们向外攀缘,把这个六贼带进来,使令我们的功德失掉了。那我们现在会问:为什么我就有爱取烦恼呢?它保存在哪里呢?</br>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因为我们的内心,有一个很大的仓库,叫阿陀那识。这个陀那,叫执持——它执持了无量无边善恶的种子。也就是说:我们过去生,不管我们是作转轮圣王,或者作蚂蚁,我们曾经打过的每一个妄想,都被它保存下来。这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要面对无量的过去。</br>这个识,有两个特色:第一个很微细——微细难知;第二个势力很强大──习气如暴流,就像是从高山上,流下快速的水流。真非真恐迷,它的体性是真的,但是它的作用又是虚妄的,所以一般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