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这个时候就掌握了生命的脉动──由于你心中仁者心动,所以创造了整个世界、整个身心,所以他开始觉了——这一切诸多的扰动之相(下面这一句话很重要)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他正式回光返照。
动是一个假相——你要住在这个动,你就心随境转!
但是你要用智慧来面对它,你就问它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你将往哪里而去?结果我们发觉:这样的一个身心的动相,它根本没有源头──我们本来就没有这个动相,所以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它只就是一个因缘和合的一个暂时的假相,如此而已。所以他开始跟这个假相怎么样?脱离!我们一定是先脱离假相,再来面对假相,这是个关键。
所以十方微尘诸颠倒众生,同一虚妄──他看到整个十方世界当中颠倒众生,这包括造善的凡夫、造恶的凡夫,心中都是住在这个虚妄的扰动之相当中,都是属于虚妄的。如是乃至包括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内所有众生,就好像在一个器皿当中,贮存很多、很多的蚊子,在那个地方啾啾乱鸣啊,在一念的妄想当中啊,在那个地方动发狂乱。
所以他这个时候发觉了──
为什么有众生?为什么有世界呢?因为我们心中不断在『动』,而更麻烦的是,我们住在这个动当中,所以造成了怎么样?生命的相续。我们前生动了,把今生创造出来,创造出来以后这个假相,这个境又刺激我们的心又开始动,又把来生创造出来,这个生命的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前生动就创造一个假相;我们又住在这个假相,然后又开始动;有往好的地方动→来生就安乐一点;往不好的地方动→来生就痛苦。
我们就是住在自己心中的那一念妄想中。
从这个地方我们知道一件事情──《楞严经》在处理生命的问题,它的态度是回光返照的。你看我们一般世间人说:我要处理问题!其实处理问题这一句在《楞严经》是不对的!问题不能处理啊!
如果你讲『处理问题』,表示你是『住在问题』来处理问题,这不对啊!
《楞严经》的意思是──化解问题。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先不要马上住上去,因为你一住下去马上起对立。一个人的内心住在外在的人事,你问题你永远不可能处理好,因为你已经落入那种业力的轮回,你就带动了生死业力!遇到问题,第一件事情--把心带回来,你告诉你本来没有这个问题,你一定要先脱离问题,才能够去面对问题。把你的心先带出来,你一旦住进去,你就很难处理了,你就被这个生死的业力,搅进去了。
当一个人看出──这个动相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表示这个人开始回家了、开始跟那个动相脱离了,这时候他开始在回光返照,那么他的方向已经走对了──他是往那个真实的方向在走。这地方是他的因地修学,接着我们看他后面两段果地的功德…
顿证彻悟
【逢佛未几,得无生忍,尔时心开,乃见东方不动佛国,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发光,洞彻无碍。】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传一妙心,斯为第一。】
前文:琉璃光法王子自己描述他在因地的时候,他先观察外在世界是动的,然后他知道了外在世界动,是因为心中有在动;之后他回光返照──我心中的动从什么地方来?又将往哪里而去?结果答案是觅之了不可得。所以他开始对那个动相,开始无住,开始跟这个生命的动相,慢慢的脱离、慢慢的脱离。最后的结果是逢佛未几,得无生忍。
佛法是重视方法的──你方法对了,你转凡成圣是迟早的事;就好像说你上了高速公路,你这个人修行上路了,那么到目标是迟早的问题。所以他在这样的…逢佛,这个佛是谁呢?就是指前面的无量声佛。那么他在遇到无量声佛开示观察风大的方法之后,很快就证得我空、法空的无生忍,就把无始劫的妄想给息灭掉了。这时候──他的本来面目,一念清净的本性,全部的显现出来。尔时心开,妄想破坏,无始劫来系缚他一念心性的妄想,啪!被打破了。乃见东方不动佛国,这个见是显现,他就能够到十方世界(这个地方特别指的是不动佛国),为法王子。乃至于辗转侍奉十方诸佛,而且他的身心放大光明,洞彻无碍,内外洞彻犹如琉璃光明没有障碍。这个地方讲他的功德。我们看总结──
那么现在,释迦牟尼佛问我圆通的法门,就我个人来说呢,我最喜欢观察那个动相。所有的生命就是你心中在动,才有外在的世界在动,那么内心的动其实是没有根本的,它是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你只要放掉,它就消失掉了。所以悟入了真实的菩提心,成就大乘的真如三昧,那么合于十方诸佛所传的那一念微妙的清净的心体,对我来说──观察风大为所观境,这个是最为殊胜的法门。
关于这个动相──其实小乘佛法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