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相应观察生命的动相,你看他观察无常……动就是什么?变化嘛!那么从无常当中,他看到了无我,然后就把我执消灭了。不过小乘佛法他在观察的时候,他对生命的动相,他是远离的,他没办法同时又回来。大乘佛法是从假入空又从空出假──又回到这个假相,利用这个假相,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小乘佛法是把这个假相啊,全部消灭掉。所以大乘佛法对于生命的假相态度是这样,他只是做到四个字——不随妄转。这个假相你不用消灭,这个动没有错,生命本来就动态的嘛,你怎么从动态的生命当中,去创造功德?问题在这个地方,不是把那个动相消灭掉。我们看琉璃光法王子,从头到尾都没有去消灭那个动相。
    在经典上有一个小故事──
    说:有一个阿罗汉,在山上带了一个沙弥在修学,后来这个阿罗汉入定观察这个沙弥啊,死相现前,只剩下七天的生命。阿罗汉就起慈悲心,古时候的风俗…总是想要落叶归根…死掉以后回到故乡。就跟沙弥说:你现在回到你家去,陪陪你老母亲,七天以后再回来。当然罗汉知道这个人不会回来了!那么这个沙弥就秉持师教,包袱整理一下就出发了。那么在回家的路程当中,他经过一个河岸、一个河边,突然间看到有一堆蚂蚁,在那个地方到处跑,眼看这个河水马上要涨潮了,这个沙弥看到这种情况,起了一念的慈悲心…慈悲心也是在动嘛…就把衣服脱掉,把这所有蚂蚁包起来,送到比较安全、干燥的地方去,处理好了,他就回家了。回家七天之后,他如实回到僧团跟师父销假。这罗汉一看,哎哟…你怎么又回来了?当然阿罗汉他也不用问为什么,他一入定就知道,哦,原来这个沙弥在这个生命当中,动了一念很真实的慈悲心,所以把他的灾障消除了!
    我们的生命是这样子──
    我们过去生一念的妄动,创造一个业力,这个业力它是有方向性的,但是你今生的动,也会产生一个方向。好像一个足球你往东边踢,但是你今生产生一个强大的业力,它又有一个向西的方向,最后把东、西的力量结合起来,就变成一个东西的方向。当然我们今天要把业力转变,那你的心要很真诚,至诚恳切,这个沙弥我们从教理的判定,他当时的心肯定是很坚定的,那个慈悲心很强,用强大的动力,把过去生这个动力转过来。
    这里的意思就是说──
    生命就是我们心在动;动没有错,问题是你要把这动引导到极乐世界、引导到万德庄严,往这个方向动。
    我们要知道——你要引导一个假相,你不能住,你一住你就被它主导。
    我告诉大家一个观念──
    你一旦住在一个假相,你的生命就变成被动,你就没有主导权,你就是一个生命的屈服者。你只要住在一个假相,你对这个假相就失去了主导权,它来引导你;你无住你就能引导它。所以你的生命到底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这看你自己。你一安住在一个生命的假相,你的生命就完全活在过去了,你就看不到你的未来,你没有未来可言;你今生当中──你会遇到什么事、你会活到几岁、你会怎么样,大概就是被过去的业力…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算得准准的。但是你一旦跟它脱离时候,那你就是活在未来,你拿回了生命的主导权,就这么回事。
    庚五、空大圆通
    前面是观察动相的风,这里是观察虚空,无量无边虚空的相状,从虚空当中而悟入了现前一念心性。
    叙昔所证
    【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与如来,定光佛所,得无边身。】
    神通无尽
    【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剎,化成虚空,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
    观察虚空的相状,而悟入圆通的当机菩萨是谁呢?是虚空藏菩萨。为什么叫虚空藏呢?因为这位菩萨因地的时候,以广大的虚空为所观境,所以证入圆通的时候,他现出广大的色身,所以安立为虚空藏。
    他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他就回忆过去说:我过去跟释迦如来在定光佛所。这个定光佛是谁呢?就是然灯佛,为释迦牟尼佛授记的那一尊佛。他当时跟释迦牟尼佛在定光佛的时候,就已经成就了无边身。这个无边身,蕅益大师说:指的是清净法身──证得我空、法空,已经是安住现前一念心性,所以安住法身。那么安住法身,有什么好处呢?这以下讲出它的妙用。你看:一个人开始放下的时候,他对生命产生主导性,他得自在了。
    尔时手执四大宝珠,他证得清净法身之后,他那一念明了的心,就能够去执持四大;这个四大是地水火风,这四大宝珠,就是他的色身,四大地水火风,他能够随心自在,他要把色身变成一只老虎就变成一只老虎,他要把它变成一个菩萨就变成菩萨,他能够在四大当中得大自在。蕅益大师说这是证得我空的真如。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