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瞌睡、休息一下,这条船有阿弥陀佛本愿的摄受,它是很迅速的、很轻松的可以达到彼岸。
不过,在龙树菩萨的难行道跟易行道判教当中,他并没有强调往生净土的思想。为什么?因为他的时代背景是正法时代。龙树菩萨是出生于佛灭度六百年左右,正法时代的人,他的特点──善根强、烦恼淡薄,所以他在这个时候念佛,只是用来破除障碍。天台宗的一心三观叫做多障众生念佛观,所以在正法时代的念佛法门,并不是为了求生净土。欸!我最近有障碍啦,念念佛、念念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念本尊咒来破障,它正式的修学,还是修习一心三观。所以早期的念佛法门,在正法、像法时代,整个忆念佛菩萨功德,主要的目的是启动他力门,以他力为助力。
但是到了末法时代,念佛法门就不是这样了,开始重视净土的往生。这当中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道绰大师跟昙鸾大师(道绰大师是昙鸾大师的弟子)。道绰大师在《安乐集》当中,提出了圣道门跟净土门的思考,他说:我们念佛不再只是消业障而已,更重要的是要为菩提道求生净土、要离开五浊恶世。他的理由有两个:
第一个、他提出了[五浊恶世]的思考。他说: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已经不是正法、像法时期,外在环境对你的刺激、对你的干扰,达到一种非常严重的状态,会使令我们善根退化。你这一念心啊,你把它放在正法时代,你那个心在修习止观,运转得很顺畅;你把这个明了的心,放在末法时代,糟糕了,这个外境…人事的刺激、干扰太厉害,所以你的善根容易退失,这是第一个内因力的羸弱。所谓的魔强,这个魔不是魔王,这个魔是指世俗的诱惑、人事的干扰,叫做魔强,这是五浊恶世的思考。
第二个、[去佛久远],就是外缘力。我们生长在离佛时间越来越远了,到末法时代,被邪师恶友的思想所误导。就是说:我们已经没办法去判定谁说的话是对的?,末法时代的特点是各说各话,他这样子讲、他那样子讲…我们在这样的一个魔强法弱时代,法门的力量特别的薄弱,正法之法乳,已经渗入了太多的水,牛奶的成份越来越少。因为我们虽然有善根,但还是要靠法的力量──虽然有内因力,你得有外缘力。
所以在这样魔强跟法弱的两个因素之下,道绰大师说:譬如小树未成,经历暴雨啊,终为所折。这个幼苗…说我要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要行菩萨道!志向可嘉,但是没有智慧。为什么没有智慧呢?你没有判定现在是什么时代,你这样讲不合时宜,你要是生长在正法时代,这些话是对的。所以在末法时代,你不求生净土,那就好像说──你一个菩提的幼苗这么小,你一定要把它放在暴风雨中去摧折,结果只有一个──就是这样白白牺牲掉,对佛教、对众生没有好处。
道绰大师这时候,提出了往生净土的思考,这一点对我们净土法门太重要了。所以念佛跟求生净土在早期是两回事,但是到了末法时代,念佛的人,少部分为了消业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菩提道,求生净土。这个果地教到末法时代更是重要,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魔强法弱的时代,我们开始以智慧来思考──我们是不是应该到一个比较好的国土,去成就圣道,再回来广度众生,这是一个果地教的思考。
基本上,念佛的人──
你内心的准备,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你的信心;第二个、你的愿力。当你具足了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当然信心指的是谁?对阿弥陀佛要有信心。愿力指的是谁?对净土法门要有愿力,要有往生的愿力。你有信心,你启动了他力门;你有愿力,你同时启动了果地教;所以一句佛号信愿具足。所以一个真正念佛的人,他应该同时要具足信心跟愿力。这个时候,他跟佛号接触,他同时消业障、增福慧,同时也积集了往生的资粮,这才是一个真正会念佛的人。他于对佛陀的信心,对于净土的愿力都要具足。
龙树菩萨他提出一个概念说:佛陀有两种功德,一者善根,二者福德。他说佛陀的善根是不能跟人家分享的;佛陀说:我把智慧送给你不可以!佛陀要把智慧传给众生,佛陀只能开方便门,示真实相。顶多讲一些语言文字,让你自己去思考,你自己去觉悟。所以智慧别人帮不上忙,说我把智慧回向给你,没有这回事情,你要打妄想,谁也救不了你,你自己要跳火坑,佛陀在你旁边也没有用。
蕅益大师说:没有一个人可以进入到你心中的妄想,把你带出来!谁有那个力量?
你活在你自己的妄想当中,你一定要住在你的妄想,说实在,谁也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走出来。但是福德就不同,佛陀所修的福德是可以跟众生分享的。
所谓的他力门跟果地教──
是约着佛陀所成就的福德:他因地当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个波罗蜜的福德,这些广大的福德力,他把它放在一句佛号当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