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以我们一念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只要你把心准备好,你就可以启动他力门,你也可以启动果地教,净土大德把这个称作是:即众生心,投大觉海。即是什么?就着一个苦恼的、没有资粮的心,当我们正确的忆念佛陀名号的时候,就能进入阿弥陀佛广大的功德之海中,是这个意思。
在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中,讲一个小故事:
他说在桐城的地方,有两个好朋友,这两个好朋友一起到外地去做生意,其中一个朋友,突然间生病,就死掉。死掉之后,另外一个人就把他埋葬,继续去做生意,做完生意,他把赚的钱,分一半给他往生朋友的夫人,如是、如是…的报告;说:很遗憾,你先生病死了,我把这个钱分一半给你!但是他往生的朋友的太太,对这件事情心存疑惑。说:你是不是谋财害命啊?他觉得很冤枉啊,就说:我带他去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子啊?而且我也如实的把钱分一半给你们啊!他太太还是不相信,他没办法啊,跑到他死掉的朋友埋葬的地方,跪在那边哭诉,说:我实在很冤枉,你看我把钱分一半给你同修,你同修还冤枉我。欸!哭着、哭着,他朋友就在阴暗的地方现身了,变一个鬼神现身了,说:没关系,我替你作证,你改天把我带回家,我跟我太太解释。这时候,这个鬼神就跟这个人回家。
在路中,突然间遇到一些障碍,他就念阿弥陀佛!念佛的时候,身上放大光明,那个鬼神看到光明就怕啊…弹出去好几公尺。后来他停止念佛的时候,这个鬼神就跑回来说:欸…某某人啊,你不要念佛,你一念佛啊,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把我推开来,我不能靠近你。他那朋友说:好,那我尽量不念佛好了!但是过了一段的时间,又遇到一个障碍,他又念佛,这个时候又产生强大的光明,又把这个鬼神弹开来。后来鬼神就说:你这样子,我真得没办法跟你回去;这样子好了,你把我太太带过来,我就住在这个树上,你把我太太带过来,我就跟她说明,洗清你的清白。他那个朋友就把他太太带过来…
蕅益大师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他说:这个叫做什么呢?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换句话说说︰阿弥陀佛有大悲心想救拔我们,但是他必须在佛跟众生之间,要有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谁?就是名号!阿弥陀佛他也不能经常在人世间住世,所以阿弥陀佛必须把凡夫跟佛陀中间,要有一个彼此感应的桥梁,就是这个万德洪名,所以就把这个功德放在名号当中。当众生跟佛号一接触的时候--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启动了他力门──消业障、增福慧;同时也启动了果地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这就是整个净土念佛法门的特色,成就这两种的功德。
庚二、详喻感应道交
那么念佛法门它是有相行,你心中一定要有一个相状,由这个相状构成所谓的感应道交。这个相状,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这个地方把感应道交的过程,它整个心地的方法描述得很清楚,我们看经文: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佛陀把这个感应道交的相互因缘,他讲出一个譬喻说:比方说世间上有两个人,某甲跟某乙,某甲的内心是经常的忆念某乙,一专为忆──某甲经常的忆念某乙的好处;但是某乙呢,却已经把某甲给忘掉了。那么感应道交当然不是单方面,某甲忆念某乙,但是某乙去忆念其它的事情。这两个人未来因缘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若逢不逢,或见非见。这两个人即便是相逢,相逢就是生长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地方,乃至于彼此能够见面,也都是视若无睹、当面错过,因为没有缘,没有缘就算你见面也没有用!为什么叫没有缘呢?因为某乙没有忆念某甲。这是一种情况。再看第二种情况…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假设某甲跟某乙,二人相忆──就是偶尔的彼此互相忆念,某甲把事情忙完以后,偶尔忆念某乙,某乙也偶尔的忆念某甲,那么这两个人产生一个因缘,当然因缘就比较浅,比较浅未来的相逢,可能是一生、两生,比较少生的相处、相遇。假设是二忆念深──就是经常的忆念,某甲经常的忆念某乙,某乙也经常的忆念某甲,这两个因缘就深啦!那么这种情况,在未来的生命当中,从生至生,这个生是一生,下面那个生是多生;因缘浅的话是一生、两生,因缘深的话叫多生,他们两个之间的因缘,就像身形跟影子一样,就彼此不会分开而经常相逢。
这个地方就说明了,人跟人之间的相逢,那是得有缘的啊!你看:为什么他会跟你做夫妻、他会跟你做子女,他会跟你做朋友,因为你们两个过去生,都有彼此在忆念对方。
有人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