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鸿胪寺,馆驿。
金仁问坐在椅子上,低着头,一语不发。
在他跟前,金法敏像个陀螺一样,在屋子里转个不停,两只手紧紧攥在一起,不住喃喃道:“完了,真的完了……”
不久前,鸿胪寺官员传来一...
次日清晨,李吉早早来到太极殿等候新罗使节。不一会儿,一名身着华丽韩服的中年男子快步走入大殿,身后还跟着几名随从。此人正是新罗派来的特使金世范。
金世范跪拜行礼后,李吉和颜悦色地说道:“金特使一路辛苦了。朕听闻贵国最近与??人交战不利,可有什么难处需要我大唐相助?“
金世范抬头望向李吉,眼中闪过一丝激动:“陛下圣明!??人确实太过残暴,已经侵占了我国大片领土。若陛下能出兵相助,新罗愿每年多进贡一倍的物资源源不断送到长安。“
李吉微微一笑,心中却在盘算。他当然知道新罗现在处境艰难,但此时出兵相助并不明智。于是他缓缓说道:“贵国与??人的恩怨,朕自然关心。不过眼下辽东局势尚不稳定,朕需先确保东北边境安宁。待来年春暖花开之时,再做定夺如何?“
金世范听后神色略显失望,但仍恭敬地答道:“多谢陛下体恤。那臣斗胆再请陛下一件事,可否让新罗使者常驻长安,以便及时通报本国情况?“
李吉沉思片刻,点头应允:“准奏。不过朕希望贵国也能允许我大唐官员前往贵国考察民情。“
金世范连忙答应:“这个自然可以。“
送走金世范后,李吉召来武敏之商量对策。武敏之分析道:“陛下,新罗虽然势弱,但他们毕竟占据着倭国重要港口。如果我们能够扶持新罗牵制??人,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李吉赞同道:“爱卿所言极是。不过朕担心直接援助会暴露意图。你且先暗中派人去新罗,教他们一些防守之法,同时密切注意??人在倭国的动静。“
武敏之领命而去。随后的日子里,李吉一面密切关注东北边疆动态,一面悄悄布局针对??人的计划。
转眼到了十二月,大雪纷纷扬扬飘落长安城。这天夜里,李吉正在书房批阅奏折,忽然接到密报:有细作发现??人在安东都护府附近频繁调动兵马。
李吉眉头紧锁,立刻传召刘仁轨进宫商议。刘仁轨听完汇报后,果断说道:“陛下,依老臣看,??人此举绝非偶然。他们必定是在试探我军虚实,恐怕很快就会有所行动。“
李吉深以为然:“刘爱卿,你速去安排人手加强安东都护府防备。另外,命驻守各地的将领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刘仁轨领命离开后,李吉独自坐在龙椅上思索良久。他知道,与??人的对决终将不可避免。然而此时贸然开战,无论是对国内还是对外,都需要更加充分的准备。
翌日清晨,李吉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朝堂之上,众人各抒己见。有人主张立即发兵剿灭??人,也有人认为应该继续观察形势变化。
经过一番激烈争论,李吉最终决定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一方面增强边境防御,另一方面秘密联络新罗、虾夷等势力,试图构建起一道包围圈,逐步削弱??人的力量。
与此同时,李吉还特意派遣心腹前往民间收集关于??人的更多信息。他深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必须全面掌握对方的实力和弱点。
随着新年临近,整个长安城都被紧张的气氛笼罩着。而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较量背后,一场关乎大唐安危的大战正悄然酝酿。
某日黄昏时分,李吉独自登上长安城墙眺望远方。夕阳余晖洒在他坚毅的脸庞上,映衬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威严。他的目光穿透重重云雾,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那个属于大唐的辉煌盛世。
就在此刻,一名侍卫匆匆跑来禀报道:“陛下,刚刚收到消息,??人在安东都护府附近发动袭击,已经攻占了几座小城池。“
李吉闻言神色未变,只是平静地吩咐道:“传令下去,命武敏之率军前去支援。记住,不要急于求成,要稳扎稳打,逐步夺回失地。“
侍卫领命退下后,李吉转身回到宫殿。他明白,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不仅要面对来自外部的压力,更要处理好内部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为了鼓舞士气,李吉亲自撰写了一篇激励人心的文章,在朝堂上宣读给众位大臣听。文章中他强调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并承诺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战胜任何困难。
随着时间推移,战争规模逐渐扩大。双方在安东都护府周边展开拉锯战,互有胜负。而在这个过程中,李吉始终保持着冷静头脑,根据战场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战略部署。
一次战役结束后,武敏之凯旋归来。他在觐见李吉时汇报说:“陛下,此次战斗我们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