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亲儿子,也得防!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汤和这人嘴巴大不假,可是有些事情他比谁都拎得清。
    这也是他和一些勋贵不同的地方,别人看似是老实本分,或者是偶尔有些不法,好似是十分好管束的。
    但是就是这么一些人,说不定什么时候闹出个大动静...
    晨光初破云层,洒在校场青石板上时,马祖佑正蹲在铜人旁数着穴位。他手指沾了朱砂,在铜人膝弯处点了一记,嘴里念叨:“委中穴,太阳经要道。”一旁的张三丰拄着拂尘走来,瞥了眼便摇头:“你这是点穴还是点心?气血不通,手劲未透皮肉,点得再准也是虚功。”
    马祖佑讪讪收手,“师父说得是。”话音未落,远处传来一阵喧哗。朱标抱着朱静茹、朱静佑兄弟俩疾步而来,脸色沉如铁灰。他将孩子交给刘姝宁,转身便对马祖道:“舅舅,出事了??昨夜苏州府急报,漕船三艘沉于太湖,货银尽失,押运千户自刎谢罪。”
    马寻眉头一跳,“多少银子?”
    “二十万两。”朱标咬牙,“全是内帑采买海贸器械之资,原定十日内抵京。”
    马秀英闻讯赶来,手中还握着半卷《盐铁论》。她听罢冷笑:“巧得很,前脚刚议皇商,后脚就丢银子。江南士绅这是要逼宫啊。”她目光扫过众人,“这银子,怕是一两都不会回来了。”
    童才以缓步上前,官服未整,发髻微乱,显然刚从太医院出来。他低声道:“不止如此。今晨有密折递入东宫,言及应天府外三十六家商行联名上书,请设‘市舶司提举’,由民间推选贤达执掌海贸事务。”
    “放屁!”徐国公猛地拍案,“市舶司乃天子耳目,岂容商贾染指?他们想架空朝廷不成!”
    殿内一时寂静。马祖佑默默收起朱砂笔,抬头看向马秀英:“姑母,您早料到了吧?”
    马秀英轻笑,眼神却冷若寒潭:“我只知利字当头,必有人铤而走险。皇商之策一旦推行,断的是多少人的财路?这些人宁可毁船焚货,也不愿让利权归于天家。”
    朱标踱步良久,忽而停在张三丰面前:“真人,您看此事如何收场?”
    张三丰闭目片刻,缓缓道:“风起于青萍之末。今日沉的是船,明日烧的便是城。欲治其疾,先剖其根??你们要的不是追银,而是立威。”
    “怎么立?”马寻追问。
    “杀鸡儆猴。”张三丰睁开眼,目光如电,“找一只最大的鸡,当众宰了,满江南的猴子自然噤声。”
    众人皆默。童才以忽道:“我知道那只鸡是谁。”
    所有视线齐聚于他。他却不慌不忙取出一封密信,递给朱标:“苏州沈家,三代巨富,掌控松江棉布七成产销,暗中勾结倭寇走私火器,家中私养武士三百。三年前那批失踪的佛郎机炮,就是经他们之手流入安南。”
    朱标看完信,嘴角扬起一抹冷笑:“好一个沈万三后人,倒是胆肥。”
    马秀英点头:“沈家富可敌国,又与文官集团盘根错节。若动他,等于向整个江南宣战。”
    “那就宣战。”朱标将信掷于案上,“传旨:命锦衣卫北镇抚司即刻查封沈氏全族产业,拘押家主沈文昭,抄没家产充作军费。另派钦差赴苏,彻查漕船沉没真相。”
    徐国公皱眉:“此举恐激起民变。”
    “不怕。”马祖突然开口,“只要百姓知道,朝廷不是抢他们的钱,而是夺回被豪强吞掉的血汗。”
    他转向朱标:“太子殿下,可否准我随行?”
    朱标一怔:“你要去?”
    “我是国舅,也是大理寺少卿。”马祖淡淡道,“正好借这案子,试试新律。”
    马秀英眼中闪过赞许。她知道马祖早已拟定《商税法》草案,主张按资产分级征税,打破士绅免税特权。此番若能借沈案推行,便是撬动百年积弊的第一锤。
    三日后,钦差队伍离京。马祖身着绯袍,腰佩铜符,率锦衣卫百骑南下。沿途所见,尽是秋收后的荒芜田地,农夫面黄肌瘦,孩童赤足拾穗。至常州境内,忽遇暴雨倾盆,道路泥泞难行。队伍暂驻驿站,马祖独坐灯下翻阅卷宗,忽听门外脚步轻响。
    抬头一看,竟是观音奴披蓑而来,怀中抱着熟睡的麟儿。她抖落雨水,低声说:“信儿发热了,夜里咳得厉害。”
    马祖连忙起身,摸了摸孩子额头,果然滚烫。他唤来随队医官,诊断后说是风寒入肺,需立即施针退热。观音奴忧心忡忡:“这里偏僻,药材短缺……”
    “无妨。”马祖取出行囊中药匣,亲自调配药粉,“这是我跟张真人学的方子,专治小儿急症。”
    观音奴看着他专注神情,忽然轻声道:“你总是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马祖一笑:“我只是不想再看到有人因小事丧命。当年娘亲若能在京城及时就医,或许……”话未说完,已哽在喉间。
    观音奴握住他的手:“你现在做的,正是她在天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