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步,我才会更加欣喜。只希望,他的‘大金刚神力’,在‘天无尽藏’之下,当真能够不坏。”听到“天无尽藏”四个字,鹰缘目光微微一凝,又笑道:“既如此,小子便在此先恭喜先生了,按照先生昔日所发之誓愿,如今是否应该改名为‘归藏’,就不知如今是姓沈,还是姓万?”沈万三在从“变天击地大法”脱离出来后,也相当坦诚地向八思巴分享了自己的离奇经历。他并没有回溯自己的前世,反倒是来到了一个仿佛来生,却又似是而非的世界。这些那个世界中,没有八思巴、蒙赤行,只有梁思禽、梁萧,他虽然仍是西城城主,却也不再是梁思禽弟子,而是数百年后,一个名为“万归藏”的后辈。是以,在从这一次轮回中脱离出来后,沈万三就曾向八思巴发大了愿心,将“归藏”二字所代表的境界,作为毕生追求。一旦“周流六虚功”大成,他便要重拾“归藏”之名,拎起这段因果的线头。沈万三面容不变,平静道:“纵历轮回往生,我仍是我,即便再名万归藏,又有何不可?”鹰缘抚掌大笑:“那小子便在此处,恭贺万先生神功大成!”沈万三,亦或者说万归藏微微一笑,抱拳道:“好说,好说。”就在塞外两大宗师,正在为徐行之事激烈讨论之时,这位新晋的“天下第五”正在慈航静斋中,安心修养,并且参悟“慈航剑典”之奥秘。回到慈航静斋后,言静庵亦信守承诺,不仅拿出全部的天材地宝,亲自为徐行煮药疗伤,还拿出了“慈航剑典”,令这位“佛门第一人”随意观看。其实,这本剑典说是神功,倒不如说是慈航静斋的秘密武器。早在隋唐年间,中原武学第一人宁道奇,就曾因借阅“慈航剑典”而吐血。而在《覆雨翻云》原著中,言静庵也曾以“慈航剑典”为诱饵,想要引当时无敌天下的“魔师”庞斑翻阅最后一章的死关法,令其坐死关而亡。不过,由于言静庵对庞斑动了真情,导致最后功亏一篑,未能除掉这位魔师,只是令他退隐江湖二十年,为浪翻云争取出了宝贵的成长时间。光从这两名大宗师的遭遇,就可以看得出来“慈航剑典”的威胁性,却也让徐行对这门神功更为好奇。等到真正接触到后,徐行的第一个直观感受便是,慈航剑典与道心种魔大法,的确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一个是以静、守、虚、无为宗旨,另一个则是要引发本我欲望,刺激肉身变化,无怪乎一为仙胎,一为魔种。徐行在翻阅“慈航剑典”时,亦不时拿出庞斑所留的“邪帝舍利”,从中汲取关于“道心种魔大法”的信息,两相对照,感触更深。按原著记载,庞斑登上慈航静斋,仅仅三日,便遍览慈航剑典的前十二章武学,只是不曾翻开第十三章死关法。可徐行一边看“慈航剑典”,一边翻阅“道心种魔大法”,也只用了三天,便将其中奥义尽数纳入胸怀由于他看书的速度实在太快,言静庵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徐行便已经翻开了第十三章的内容,看向了其中记载的“死关法”。注意到这一点后,这位气质恬淡活泼,始终平心静气的斋主,终于失态,那张冰雪般莹洁无暇的面容上,更浮现出浓郁震撼,险些惊呼出声。慈航剑典的死关法,乃是净斋至高无上的法诀,且危险性极高,千年传承中,有资格坐死关者都寥寥无几,更无一人功成。在借徐行翻阅之时,言静庵就曾对他言明其中的危险性。但言静庵没想到,这位宗师前辈竟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转头就将自己的嘱咐抛之脑后。言静庵更没想到的是,徐行的心神只是沉进去了一会儿,便清醒了过来,用时甚至比第一章还要更短。看着言静庵惊骇莫名的目光,徐行只是微微一笑,淡然道:“生死之事,只有对没有经历过的人,才算是大恐怖,若是体会过一次,自然也就算不得什么。”坐死关法,无非就是要传人从生死一线的恐惧中,体会生死变化。但徐行本就是死而复生的人,对死亡更无半点畏惧,这样的法门,自然对他无用。言静庵乃蕙质兰心之人,听到这番话,自然能够品出徐行的言下之意,目中惊讶更盛。“难道,踏法当真已……”徐行又是一笑:“或许吧。”言静庵见他不愿详谈,也不再追问,只是拖着下颌,深深凝视着他,叹了一声:“踏法,静庵对你,倒是越来越好奇了。”在从峨眉山返回慈航静斋的路上,言静庵已经深深意识到,徐行身上的神奇之处,以及其人所具备的恐怖武学底蕴,根本不是单纯的“金刚传人”四字所能解释。只不过见多识广的她,在转世重生之外,还想到了另一个可能。——横空出世、底蕴丰富,且武功高强,符合两个特征的人,除了徐行,其实还有另一个人。那便是当今天下的至强者,张三丰。虽然在江湖上,有很多人都说张三丰是令东来的传人,亦或者干脆说他就是令东来本人,但也隐约有另一个说法,流传于武林最巅峰的圈子里。——就像那些来自于“外界”的神功秘籍一样,这位张真武,很有可能也是一位自“外界”破碎虚空而来的绝世高手。只不过,此界流传数千年的武道史册中,从未有过如此先例,并且在张三丰后